事件对我方影响轻微···”
南河,开封。
一栋还算阔气的小洋楼内。
从事碳素生意的朱振宇,看完早间新闻,关闭电视,招呼在欧洲留学请假回来过年的儿子。
“今天我们早点去你姥姥家,要给你二姥爷拜年。”
刚满25岁的朱华,好奇道:“我姥爷不是独生子吗?”
“他还有个堂兄,家住佛陀庙。”朱妈插话道。
朱华微微一呆,“爸妈,咱就别跑那么远显摆我出国留学的事儿了。”
“显摆个屁,咱这是求人办事。”
“???”
“一直没跟你说过,你爹的碳素生意,之所以做这么大,全托你二姥爷的福,是他老人家帮你爸从三元化工买下了一条二手的自动化生产线。”
“三元化工?哪的官企?”
“不是官企,是一家乡镇企业。”
“???”
“走那少说话,多敬酒,知道吗?”
“···”
片刻后。
“爸,到平东县至少500里,咱开车去?”
“开车一小时,到了菏市就快了。”
“???”
一小时后。
朱华透过车窗,看着远方铺天盖地的养殖大棚,还有坐在车内都能闻得到的鸡粪味,“这是菏市?我记得以前来,不是这样。”
“全推平了。”
“人呢?”
“分散到各区,有的养鸡,有的种香料,有的养鸵鸟,有的加工鸡肉,有的处理鸡毛,也有的生产鸵鸟绒羽绒服···都比咱家有钱。”
“都比咱家有钱?”朱华很是难以置信,“咱家怎么也有百十万吧?”
“你不懂。”
朱振宇来到菏市厂内高铁站,停在收费处,肉痛的缴纳300元停车管理费。
“爸,这是黒停车场吗?”
“不是,是集体的,咱们属于外来户,占用人家集体资源,所以要多缴费,一天300块,当然,如果是集体的私家车,你停进去,不仅不要钱,车场管理人员还会帮你加满油,洗洗车,养护养护。”
“???”
爸你在说什么?
朱华确实不懂了。
片刻后。
朱振宇带着妻儿,1200红钞购买了3张厂内高铁通票。
“爸,这车票也太贵了吧?”
“跟停车一个道理。”
“···”
终于,一辆厂内第三代电动机车先锋号,静音且平稳的停靠在菏市中心站。
朱华看着科幻元素十足的列车,忍不住揉揉眼,“爸,这是?”
“厂内高铁,欧洲有吗?”
“还真没有。”
“那就对了。”
“···”
一家三口上车后。
车厢内的吊顶电视,正在插播泰莱工业片区招商引资的广告。
朱妈开口道:“老朱,机会啊。”
朱振宇摇摇头,“我问过你二叔,那是外贸专区,咱家只做国内生意。”
“外贸多赚钱?”
“你不懂。”
“你懂?”
“你二叔是集体的一份子,在岗期间不能经商,也不能给予外界资源,否则叫侵害集体利益,但咱家是你二叔捧起来的,并且生意挂靠在贸易大厅,三元农业稽查大队必然知道咱家,所以咱家是三元农业扶植的。”
“···”
“人家让咱做国内生意,咱就做国内,如果人家给咱国外订单,咱再做国外生意,否则人家让咱起来,也会让咱趴下···况且,咱家以前只是有点钱,现在呢?钱多的不完,已经很好了,否则再多,咱家把握不住的。”
朱振宇看着愣神的老婆,微微后仰,“还是要多读书。”
其儿子朱华,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爸,你读的什么书?”
“小余董闲暇之余,瞎写的‘资本的战争’。”
“那我也买一本瞧瞧。”
又是一小时后。
先锋号抵达韩垓西交通枢纽。
朱华站在车站的落地窗前,遥望远方的一切,“爸,这是咱国内?”
“欧洲有吗?”
“还真没有。”
“那就对了。”
“···”
终于。
一家三口来到佛陀庙社区。
朱华的姥姥和姥爷,没能享福,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去世。
万幸二姥爷是第一批投奔十里营的农户,时至如今,已经混到小主管的位置。
因此享有140平的第三代宜居型职工宿舍。
当然,现在已经看不出职工宿舍是钢构大棚。
整体造型犹如联排小别墅,门前还有六七平方的圃。
双方见面后。
“二叔!”“二姥爷!”
“诶,外面冷,快进来坐。”
一家三口走进屋,只感到一股热浪铺面而来。
然后便看到客厅的餐桌上,摆着自家吃不起的大餐。
霸王别姬、澳洲龙虾、锅盖大的螃蟹、海参小米粥···
“二叔,这也太破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