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无险入城(1 / 2)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负责南京城防务的忻城伯赵之龙,以及掌管内城防务的留守太监韩瓒周。

和高宏图、吕大器不同的是,这两个是握有兵权的。

赵之龙,已经确定是希望拥立新帝的那批人之一。

而韩瓒周,从其义子李国辅的表现来看,他应该属于中立派。

毕竟,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再升能升到哪里去?

不过,此事也未必。

太监不同于朝臣。

哪怕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在,但同样也有几朝重臣的说法。

只要臣子有能力,还是不断能得到重用的。

但太监不同,皇帝重用他们只因为他们听话,懂皇上的心意,而并非缺了他们不行。

如果韩瓒周担心自己地位不稳,想通过拥立新帝确定自己的地位,这倒也在情理之中。

从他派遣自己的义子李国辅去扬州护卫定王就可以看出,这是个很会抓住机会的人。

人心,从来都是最难预估的东西。

怎么看,这次回南京都是冒一定风险的。

但朱由哲不得不做。

同样也是因为时间。

李自成猛攻京师,而多尔衮按兵不动,这本身就有很大问题。

一个技术高超的棋手是不会那么轻易落子的。

但李自成落子了,而且完全按照多尔衮的想法落子了。

现在的情况还可控。

但京师的防御,朱由哲很清楚,因为很多都是他亲自安排的。

有不多,但足可以支撑数月的粮草。

有忠于大明,愿意为国殉难的大臣。

有怀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为了将来的高官厚禄,愿意尽力守住京城的将领。

有对崇祯皇帝怀有感激,也愿意为之死战的中低层将士。

还有那些为了各种原因愿意和城中将士共同守城的百姓。

或许,京城会在将来失陷。但除非出现大的意外,否则绝难让顺军轻易破城。

他们会付出巨大伤亡,会士气低落,会从上到下都生出绝望。

而那时,或许就是多尔衮落子的时刻。

顺军此刻攻势越强,到时候他们就会败的越惨。

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李自成一旦落败,那多尔衮的注意力就会完全转向大明。

而且还有一种很坏的情况。

如历史中,李自成兵败,但未死,一路向南跑。

而在其死的前一刻,不是如何反击清军,而是攻打南明。

因为打不过清军,就想先打大明,获取一个立足之地,再向清军反击。

要不是一场意外,李自成在九宫山意外死于锄头,南明得到闯军残部,苟延喘喘了好久。

否则,两相残杀,清军会更快得到天下。

所以,大明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固的后方。

只有如此,无论将来局势如何变化,都有一定的反击能力。

否则,身为前线,却要担心粮草会不会及时送到,后面会不会造自己的反?

那还怎么玩?

所以,这险是一定要冒的。

但这一路行来,众人的表现给了朱由哲很多信心。

到扬州,李国辅立即交出人马,郑弘逵无条件听令。而现在,阮进更是完全服从。

不得不说,大明皇帝这个身份还是很有用的。

只要他们不敢立即当众翻脸,那自己就能赌赢。

毕竟,除了他们自己,有几个士卒愿意为他们死抗皇命的。

没几个钱,却要冒着九族消消乐的风险。

这蠢事,傻子才干。

想到这些,看着不远处逐渐显现出全貌的南京城,朱由哲莫名的心安。

阮进奔驰向前,“陛下,三百骑不是小数目,入城得提前禀告。否则,入不了城的。”

朱由哲看了看天空,太阳已经西下,距离关门没剩多长时间了。“阮进,你带上几个人,和朕一起入城。其他的,暂时留在城外,等待和郑弘逵会合。”

朱由哲,黑明廉,阮进,还有十多名护卫分散入城。

南京,作为大明王朝最初的国都,一切都是按照京城的标准营造的。

而因为南方的繁荣,南京各处时时修补。比着燕京那破败的城墙,似乎更有国都的样子。

门口兵丁没有检查,只是扫了众人一眼便放了行。

身处后方,长久的安逸富足,早就懈怠了他们的神经。

阮进上前问道:“陛下,我们现在去哪里?”

朱由哲道:“去南街夏府,找夏允彝。”

史可法携众臣在码头等了好久,才见五艘大海船缓缓驶来。

等靠近了,看到了悬挂在最上面的金色龙旗。

史可法顿时长松了一口气,“上天保佑,陛下一路顺利。”

旁边的冯铨淡淡一笑,“史阁部,你说陛下这次突然前来是为了什么?”

史可法紧皱眉头,“应该是粮船沉没,没有将粮草及时送到山东的缘故。此事,冯大人不是调查过了吗?难道真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吗?”

冯铨笑了笑,没有回答。“史阁部都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