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墙都盖着房子,海岛的学校是用砖垒砌的,不像农村,都是泥巴砌的,在原主的记忆
里,她曾经上过的学校特别破旧,教师的房顶漏风漏雨,一到下雨天大家都把桌子搬到雨落不到的地方继续上课。
姜梨走进学校,先跟她对接的是一位年轻男教师,穿着时下最普通的藏监色外套和黑裤子,脚上穿着黑色布鞋,他手里抱着几本书,看到姜梨时礼貌的笑了笑:“你就是宋团长的爱人吧?”
姜梨点头:“我是。”
对方自我介绍:“我叫潘承文,是教初小的数学老师,杨校长在办公室等你,我带你过去。”
两人往办公室走的时候,潘承文问了一句:“我听宋团长说,你是高中毕业?”
姜梨不知道宋川怎么跟校长和老师们说的,她笑道:“嗯,高中毕业,在高中那两年学过舞蹈和绘画。”
办公室在左边,这一 有三间房,一间水房,两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正面的四间房子和右边的三间房是教室,海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整个海岛的孩子们都在这里上学,七间教室里虽然孩子们没
坐满,但学校的分级却是挺严谨的,初小到高小都有,去办公室的路上,她侧面打听了一下,有的孩子要是高小毕业升初中,就得去东峰岛,东峰岛有初中和高中。
说是办公室,实则就是 间砖瓦房,里面摆了几张桌椅,办公室里有五名老师,算上她和潘承文一共七位老师,三男四女,每个老师有 张桌子,潘承为带着姜梨经过老师办公室,来到校长和教导主任
办公室。
校长大概五十左右,头发都梳在脑后,穿着深红色的衬衫和黑色裤子,教导主任和校长年纪差不多大,齐肩短发,利索干练,潘承为给她介绍,姜梨态度端正礼貌的叫人。
校长叫杨晓娜,是文工团退下来后分到学校的,学校现在要增加舞蹈和美术两种兴趣课,她刚去文工团和团长商量好,挑选 名优秀的舞蹈女兵兼职给孩子们教授舞蹈,还想着过两天去东峰岛,去国营
画坊聘请一位绘画功底极好的师傅,每周周三和周六给孩子们上两节美术课,没想到她前脚刚出文工团,后脚宋团长就找上门了。
他只是简明扼要的说了几句话。
——他妻子是高中毕业,教初小高小都不在话下,她会舞蹈,绘画,可以让他妻子试一试。
其实杨晓娜有些犹豫的,她很难相信一个人会舞蹈和绘画两种才能,但这人是宋团长举荐过来的,还是宋团长的爱人,她怎么着也得给几分面子让他爱人过来试试。
杨晓娜上前跟她握手打过招呼,单刀直入询问:“你会画画?”
姜梨笑道:“会。”
杨晓娜没跟她客套,转身走到一张干净的长桌前,桌上放着一张白净的纸,边上是一支削好的铅笔:“上午你先不用上课,先画一幅画我看看。”
姜梨毫不怯场:"好。"
她甚至连帆布包都没有取下,就这么走到桌前,眼睛环视-圈,落在门口的潘承文身上,潘承文被她看的莫名其妙,左右看了看,疑惑道:“我身上有什么东西吗?”
姜梨笑了下:“可以暂时当我的模特吗?”
潘承文:…..
隔壁办公室的老师们听说校长在考核宋团长的爱人,大家也都知道宋团长举荐他爱人过来任职美术和舞蹈老师,所以都跑过来看热闹,想亲眼看看姜梨真像宋团长说的那般学术精湛吗。
眨眼的功夫,本就不大的办公室站了十个人。
杨晓娜和李秋红站在姜梨左右两边,低头看她在纸上描孽,姜梨偶尔抬头观察几秒潘承文,然后又低头描草,潘承文抱着书就站在那,后脊梁都绷紧了,动也不敢动,生怕动一下姜梨就不会画了,边上
的五名老师看到杨晓娜眉心皱了皱,还没一会,又见她惊讶的舒展眉心,眼底也流露出不可思议,就连另一边的李秋红也微微睁大了眼睛。
那五位老师见状,从另一边绕过去,在后面踮着脚尖看姜梨究竟画的怎么样,竟然让校长和教导主任都震惊了。于是几个人这么—看,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姜梨画的的确是滔承文,但她画的不是此刻站在她面前的潘承文,而是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课的潘承文,他 只手拿着课本,一只手捏着粉笔顿在黑板上,脸上是温和放松的表情,不是此刻脸色紧张
的潘承文,姜梨甚至将讲台的规模和黑板都画出来了。
她画一会,会削一下铅笔。
在场的除了杨晓娜,还有其他人都以为姜梨最少要画一上午的时间,但她仅仅只用了半个钟头就完成了。是最简单的素描,没有任何调色,但却是另一个鲜活的潘承文。
“画完了。”
姜梨放下铅笔,转头笑看着校长。
明明才过了半个钟头,潘承文却觉得过了大半天,胳膊腿都有点麻了。
“杨校长,我觉得姜梨同志完全可以胜任美术老师!”而且还能去国营画坊工作了!这绘画功底配得上 精湛“两个字,李秋红觉得,就是从国营画坊请一个绘画师傅过来,说不定还没姜梨同志画的
好,画的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