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4 / 7)

的男人,男人转头看着大海,眼尾似是还透着几分闲散的惬意,姜梨这次真的相信了,他是真正的要跟徐家划清界限了。

从海岛到东峰岛要一个多小时,这一个多小时是张春荣她们三人最难熬的时间。

姜梨这 趟出来好了许多,不像第一次坐船吐的昏天暗地,到达东峰岛码头,姜梨的手就被宋川握住,她看了眼前方的甲板,没挣脱,跟着他走上岸,两边穿着藏监色衣服的几名警卫员看见宋川,齐齐

叫了声:“宋团长。”看见后面的胡佑民,又叫了声:“胡团长。”

东峰岛很大,人也比海岛的人多,卖的东西也全。这里相当于一个市区,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海岛供销站里的进货全是这边供应的。

上了岸姜梨就挣开宋川的手,看着上个世纪五+年代的城市,没有新世纪的车水如流,高楼大厦,大街上别说小汽车电动车了,就是连一辆自行车都没瞧见,男人的声音在她耳边传来:“我们先去百货

商店。"

姜梨:“好。”

姜梨不知道路线,她亦步亦趋的跟着宋川,像是刚进城的土包子,左看看右看看。

百货商店在主街道,两人进去,看着百货商店里的物品,东西卖的很杂,每 处规划写着商品名称,宋川带着姜梨先去了成衣处,墙上挂着时下最流行的布拉吉,左边挂着碎花衬衫和棕黄色的女士裤

子,还有好几种这个年代最常见的衣服裤子,玻璃柜里放着女士皮鞋。

姜梨看了眼,只能说——太土了。

宋川也没瞧上,但在这个年代来说,这些都是时下最流行的。

旁边的姜梨秀眉紧皱,看来看去没说话,宋川看了眼墙上两款布拉吉,一件米白色,一件深红色点缀着园点,领口外翻,腰间挂着一根红色腰带,男人指了下两件裙子,跟供销员说:“那两件拿下

来。”

这年头供销员的饭碗很吃香,卖东西的都是爷,反而买东西的还得看售货员的脸色。

好在宋川穿着军装,供销员笑脸相迎,一刻也没敢眈误,把两件裙子拿下来,翻着花的夸姜梨皮肤好,长得漂亮,穿上绝对跟天仙下凡一样,夸的姜梨尴尬的都想扭头走了。

宋川说:“把这两件包起来。”

姜梨一怔,小声说:“其实不用买裙子。”

宋川道:“我觉着不错。”

宋川买了两件布拉吉,又给姜梨买了几件可以替着穿的薄衬衫与裤子,最后挑来挑去,总算挑了一双能入眼的一双白色扣带凉皮鞋,供销员用牛皮纸包起来装在网兜里递给宋川,男人将钱和布票递出

去,带着姜梨去了别的柜台,这一路姜梨脑子都是懵懵的,没想到穿越到贫穷的五十年代,还能再一次体验到前世跟着小叔去商场买买买的感觉。

虽然身边的人和小叔长得一样,但他现在的身份却是她丈夫。

从百货商店出来,宋川手里已经满满当当了,该买的东西都买了,时间过得也快,转眼到了中午的饭点,宋川带着姜梨去了国营饭店,饭点门口挂着一块黑板,写着今天供应的菜品种类,两人进去找了

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最普通的方桌和长条凳,吃什么饭也是去窗口报菜名,等菜好了自己过去端。

现在服务类的工资都是铁饭碗,给人脸色看的,不像后世,秉承着顾客是上帝的态度服务每一位顾客。

宋川点了三菜-汤,坐在姜梨对面,姜梨看着窗外,中午的太阳光线利眼,照的姜梨眼睛微微眯着,她皮肤白,光线 照,能看见脸上细小的绒毛,姜梨和以前比起来安静了许多,以前两人出去,他耳

边永远都是姜梨的声音,她跟他分享她生活中的所有事,包括她谈的男朋友。

而现在,两人相对无言,小姑娘恨不得当个哑巴。

等饭菜做好,宋川去窗口端菜,他点了两荤一索,还有两碗米饭,这时候的饭店给的饭菜分量那可是足足的,姜梨看着满满—大碗鼓起来的米饭,看向对面的宋川:“太多了,我吃不完。”

男人低头扒了一口饭:“吃不完剩着。”

现在正是饭点,国营饭店虽然没坐满,但人也不少,按着他们桌边坐着几个人,身上穿着统 的藏青色工装服,应该是哪个厂子的工人,几个人聊天说着现在食堂的东西越来越少,就连国营饭店的东西

也没以前多了。

姜梨瞬间想到了三年灾难。

现在才四月份,这种趋势已经逐渐覆盖全国了,现在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从夏季开始,天地干早,农民种不出粮食,产量不达标不说,到时候还会有往上虚报产量克扣农民口粮的事也会发生,那

时候城里的储备粮食局也拿不出粮食,供销社和各个工厂断粮,别说精细粮了,就是红薯土豆都稀缺。

姜梨不敢想,三年灾情会饿死多少人。

她想到了原主的家人和宋川的家人,于是抬头看了眼宋川,男人低头吃饭,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见那桌人说的话。

她要不要暗示一下宋川,让他给家里人多寄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男人似是察觉到她的视线,掀目光看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