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
自己的后路其实该在年轻时做好规划,而不是糊里糊涂到老了就扒拉着子女要“回报”。于悦做保险学会了很多,一个人,只有懂得为自己规划,才是对家人的真正负责。这种负责不一定非得买保险,也包括了读书学习,工作就业还有赚钱养家。保险,其实就是对现实风险进行预先规划。保险公司一位女同事说:夫妻俩一辈子平平安安,那是可以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可是万一有一方尤其是女的重病,那会怎样?传统观念,女人有病就可以休掉的。男的有病做老婆的就该日夜服侍,不离不弃,不公平的呀。现在这个年代好多了,女的很多有工作,不要老公养,你想下,如果老公只出劳力不用出钱,很多人还是愿意担个好名声的。可要老公既出劳力还要出钱那就够呛了。所以,买保险是自己的事,只要你不用跟老公伸手要钱,就自己买。”年长的女人,深谙人心。预防不是为了“不会来”而是为了在“会来”的时候能够自如地面对它。钱是一个人的胆,此言不差。没钱就不会有助人之心(因为自顾不暇),没钱就没有安全感(容易畏畏缩缩),没钱就会斤斤计较(总是现实算计).....也许,我们认为的“无情”亦或“落井下石”其根源就在于对“没钱”的恐惧不安及内心的怯懦。想到这里,于悦似乎又开始不自觉的为老公他们家人无情无义的做法找理由开脱了。她就是这么虐心,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不重视和不在乎,所以总为对自己不好的人找原因,希望并非真实的人性。这也是“独生子女”的通病,虽然于悦还有个弟弟,但城市里面,大环境都是很“独”的,再说,从小到大单位宿舍里独门独户过惯了,人情世故上确实不够机灵。钱世元在人情世故上的理解会比于悦深刻的多,这一点于悦实在望尘莫及,活在现实生活里,就要学会低头。你自负有才,但与人无尤啊,人家与你打交道,首先是生活问题,然后才是情感交流,不是深交,没有人会跟你精神交流的。
三月份,爸妈陪着于悦去广州复检,那段时间国内安全形式不太好,刚发生几起公共危害事件,一场惊心动魄的旅行开始了,出门到哪都要安检。检查结果当然很好,被父母照顾的已经不新鲜了,可他们越是无微不至,于悦越是心里头空落落的。出门前交待钱世元要陪孩子,她就怕自己一走,孩子又被爷奶带去小叔子家住,家教不同就是这样,他们觉得孩子住别人家很正常,于悦却从小被教育,“玩就玩,睡觉就不礼貌了,人家父母会讨厌的,又不是无家可归。”除非到了青春期闺蜜之间话多的不行的时候才会喜欢躺在一起,睡在一块儿,父母在那个时候反而表示理解和宽容。世元由于忙不开陪不了于悦也有些心虚,所以老婆说什么他都点头。这是一个人人都急于推销自己的年代。他这样出来的人,不可能清心寡欲,让他请假两三天陪自己去看病,说不定一路上都会黑个脸,撒泼,乱发脾气,让他有点事做也好,他没法陪着去多少还有点内疚呢,反正过了这第三年就一年一次复检了,可以暑假去。
这一年开始,世元的出差次数多了,学校里搞课改,领导做事嘛,有人前呼后拥才好。世元在哪儿都是积极分子,他很乐意配合工作。于悦拥有这样的工作激情也仅限于大学毕业前,而且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有了孩子就另当别论了,工作成了职业,而不是事业,女人啊,与丈夫拉开差距就在这三五年,所有的退步都源于琐事。如果做丈夫的不能理解,还要时常挑剔苛责,那确实是太差劲了。世元每次出差,于悦只有光羡慕的份儿,谁不想在大好时节多出门走走,看看世界?但没办法,所有女人退步的时间段却正好是所有男人的黄金时期,男女之间,人格平等不等于分工无差别。世元总抱怨“累”,于悦就打趣他说,“这不就你想要的吗?”世元马上换一种笑脸,“嘿嘿,那是。双职工啦,不奋斗以后学校里哪有我们的位置,讲难听点,我要是有点成就想照顾自己老婆都方便,不用求人,比如排课排班。”于悦不置可否,“我也很累,带娃是个技术活,当妈真不容易,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还要被全家责怪。但想想再累都是为自己为孩子,也就不抱怨了,你就想做什么都是为自己就会舒服很多。还好有个甜蜜的负担,不然活着都没动力。”世元马上附和,“那是那是,儿子就更有动力了。要做个样子给孩子看。”
每个人对“累”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在哪儿都觉得不累,只做好自己觉得该做的,既不勉强工作中脱颖而出,也不愿在生活中讨好任何谁;而有些人,在哪儿都痛苦,因为总是想做好,赢得大家的掌声。正因为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才有各种各样的生活。
夫妻在同一家单位的结果就是:人际关系和人情交往渐渐变得以丈夫为主,妻子就像个无关紧要的陪衬品,尤其是生儿育女了之后。于悦是自动退出人际圈的,单位里的女人几乎都是如此。女教师比一般人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孩子越小需要母亲的陪伴就越多,正所谓的牺牲自己,起码有一段时间是这样的。于悦如果不是大病一场,早就回单位上班了,人就是这样,离开的时间越长,越难回到状态中。学校是一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