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又是何物(1 / 2)

莫成林立刻给供货商打了电话,订购了一万斤大米,还有两千斤小米和高粱米,同时订购了五千斤面粉和一千箱豆油。

下午两点多,货送到了,莫成林和供货商那边跟来的工人,把货全都搬到小箱货上,一车一车倒到地下室。

又折腾了一下午,莫萧萧父女终于把货物全部传送完。

莫成林累的筋疲力竭,喘着粗气说道:“女儿,咱们这么大批量的传送物资,就靠我们父女俩,也太费劲了,咱们应该找几个老实本分的工人,帮我们干。”

莫萧萧点头同意。

但是这老实本分的工人却实在难找。

父女俩商量半天,决定去镇残联,找残联负责人,帮忙联系几名年轻力壮的聋哑人。一方面,聋哑人不会乱传闲话,另一方面,也给聋哑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一举两得。

残联刘主任高兴的答应下来。

第二天,莫成林接到刘主任电话,他给找到了三个三十来岁的聋哑小伙子。

几人见面,莫成林把工资和工作具体事项,跟刘主任简单做了介绍,刘主任用手语告诉了三名年轻人。

工资每月三千,每天中午供应一顿午餐。他们听后,痛快的点头答应下来。

……

纪永宁那边接到物资以后,用小板车,根据登记的名单,一份一份给运送了过去。

两万多斤粮食,加上一千多箱豆油,太平庄年轻力壮的男丁,几乎全部出动,推着小板车,足足用了四五天,才全部运送完毕。

并且给莫萧萧换回来一木箱宝物。

莫萧萧高兴的收下宝物,为了犒劳村民们的辛苦奔波,莫萧萧又去菜市场,采购了几百斤猪肉,鸡肉,还有各种熟食。又把超市的饮料,啤酒,各传送过去一百箱。

三名工人,第一次传送物资,也被眼前的旋涡吓得不敢靠近。

一番努力沟通,又经过几次亲身试验,几人终于放下心来,全部物资,三人很快就传送完毕。有了他们的帮忙,莫萧萧和莫成林终于轻松下来了。

纪永宁那边接到物资,几百人又改善了几天伙食。

这两天,花了不少钱,眼见着自己手里的现金见了底,莫萧萧又给钱老发去了微信,出售了五件石器。

数量一共就有这么几十件,莫萧萧自然不能一次性全部出手,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被别人怀疑,被有关部门盯上。即使她没做什么亏心事,但总归不好解释。

钱老第二天又约了另外不同的几个人,每人出资购买一个,五个石器,一共售出二百三十五万,全部现金结算。

莫萧萧又跟着莫成林去了一趟古玩市场,把手里无字的小铜板挑出来,全都卖了出去,一共1200枚,每枚200元,共计售出二十四万。

现在父女俩手里又有了几百万。

莫萧萧跟莫成林商议,买一个小的农用三轮车,给纪永宁他们送过去拉送物资,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人力。

说干就干,当天,莫成林就把三轮车买了回来,打开卷帘门,把三轮车开进了地下室。

“女儿,你给他车,他会开吗?”莫成林担忧的说道。

莫萧萧却毫不担心,胸有成竹的说道:“爸!我们开车,不也是从不会开,到开着车满街跑嘛!纪永宁非常聪明,他肯定能学会的。”

忽然,莫萧萧想起了什么,转身跑回超市。

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手机和充电宝,连上wifi,莫萧萧下载了一个农用三轮车的功能说明和如何驾驶的视频。

“喏!有了它,一看不就懂了。”莫萧萧俏皮的说道。

莫成林了然的点了点头,开着三轮车来到推拉门前。

莫萧萧给纪永宁写了一封信,详细的告诉他手机开机和使用方法,还有如何查找视频,观看视频。

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这完全得益于她小时候上课不听课,在课桌下面画漫画的功底。

莫成林看了,都忍不住频频点头:“这绝对看得懂了,再笨的人,也能学会。”

写好信后,莫萧萧把推拉门打开,旋涡瞬间把三轮车吸了进去。

鑫儿在山崖旁边,正在跟几个小朋友玩耍,看见突然落在地面的三轮车,好奇的围了上去。

“这又是神仙姐姐给我们送来的东西?”一个小孩摸着三轮车的铁皮车厢,好奇的说道。

“肯定的啊!不然还能有谁?”鑫儿这时已经打开车门,坐到了驾驶座位上。看着面前一个圆圆的轮子,鑫儿好奇的转了两下。

又探头向下看去,发现有两个支出来的踏板。他用力一脚踩了下去。

突然,车开始慢慢向前滑动,鑫儿再怎么踩那个踏板,车也停不下来,石崖前是一个小漫坡,三轮车溜得越来越快。

鑫儿和几个小孩儿顿时吓得大哭起来。

远处几个村民正在清理一个石堆,看见一个蓝色的大铁箱子从石崖前溜了下来,又听到几个孩子大喊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