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去古玩市场(1 / 2)

李大娘本以为自己快不行了。

但是没想到神仙赐了药,让她这么快就退了烧,伤口也止住了血,她感激不尽,把自己耳朵上的一对翡翠耳环摘了下来,放在纪永宁的手里说道:

“纪贤侄,你帮我把这对耳环,供奉给神仙,就说李老婆子感谢神仙的救命之恩!”

李大娘家在村子里,算是比较有钱的人家,他的老头年轻时,常年在外跑商,赚了不少钱,还经常会带回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或者金银首饰啥的。

这个耳环,据说就是李老头,从京城最大的珠宝店铺,给她买回来的,当时花了大价钱呢!

纪永宁接过耳环。

“大娘放心,我这就给神明送去。”

来到石崖前,纪永宁把随身带的纸和笔拿出来,写道:“萧萧小姐,这是李大娘送给您的翡翠耳环,请您收下。李大娘说,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然后用纸把耳环包起来,伸到崖壁前,一瞬间纸包便消失了。

莫萧萧中午才看到洞口前的纸包,打开一看,是一对翡翠耳环。虽然她不懂珠宝首饰,但是看这翡翠的色泽,就知道很值钱。

她看完纸条,赶紧小心翼翼的用纸再把耳环包起来,放进裤兜里。

又给纪永宁回信到:“耳环已收到,我非常喜欢,谢谢李大娘!”

但她总觉得,就这样收人家这么贵重的礼物,内心有些不安。思来想去,她决定再给那边送去一些物资。

莫萧萧记得,她当时过去的时候,看到鑫儿穿的衣服,特别破旧单薄。地震发生在半夜,应该很多人都是从被窝直接爬起来,有的甚至连棉袄都没来得及穿吧!

现在衣服都被埋在废墟下面,这么冷的天,不穿暖和点怎么行呢?

莫萧萧赶紧又给纪永宁写信道:“纪永宁,你有空把村子里所有人的身高,体重,还有男女性别,记录下来告诉我,我准备给他们买一批棉袄和棉鞋。”

纪永宁收到信,自然是喜出望外,统计了一下午,晚上把记录结果,给莫萧萧传送了过去。

莫萧萧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镇上的一家军人服务社。

因为那边现在只有二十个成年男性,便买了二十件军大衣,二十套军用棉袄棉裤和作训服,还有各个码数的军用棉鞋。

算完账,接近六千元,莫萧萧把店里这两天卖的营业额,都搭进去了。

因为一次性买的东西多,老板还赠送了袜子和棉鞋垫,又开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把衣服直接给莫萧萧送到了家门口,然后好心的全部给搬到了地下室。

今天只能先买这些,老人孩子,还有妇女的衣服,需要去不同的地方挑选,莫萧萧准备有时间去一趟市里。

还要去一趟古玩城,她想把手里的那几十个铜板和昨天那个耳环卖掉换点钱,纪永宁那边,灾后重建,还要花很多很多钱呢!

……

纪永宁收到衣物,马上给村里的男子分发下去。

沉甸甸的军大衣穿在身上,不光保暖,还特别抗风。

他们视若珍宝的把军大衣叠放在干净的地方,或者给自家孩子、媳妇披上。晚上睡觉的时候,拿出来盖在身上,比被子都暖和。

军用棉鞋更实用,不光耐脏,还比粗布鞋更保暖抗冻,更防潮防滑。

女人和孩子们看到男子们都有新棉服,新棉鞋,还是神仙赐给的,都羡慕的不得了。

晚上吃完饭,纪永宁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小会议。

现在地震已经过去了三四天,虽然还有余震不断,但是他们也不担心什么了,房子都倒塌了,再震也没什么可损失的。

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建几座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虽然这几天天气还算好,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下了大雪,总不能一直这样在露天待着。

男人们还勉强可以维持,老人孩子,这两天又有好几个生病发烧的,幸好有莫萧萧送过来的药,不然不知道后果会怎样了。

不能再这样磨磨蹭蹭的耗下去,不然还会有伤亡,全村幸存下来的几十人,绝对不能再让任何人有事。

他把强壮的男子,分成几个小组,一组负责清理废墟,并把废墟运送出去。

一组负责收集可用的木料和砖瓦石块。

一组负责砌墙盖房。

女人和老人们,就负责给做做饭,送送水,干干力所能及的零活。

一切安排妥当,第二天就开始正式动工了。

……

莫萧萧两天没收到季纪永宁的信件。

她抽空去了趟市里,买了几十套儿童穿的棉袄棉裤,还有女士的长款棉服,内配轻巧方便的棉袄棉裤。

鞋,莫萧萧统一给买了加厚革面雪地靴,轻便保暖,最主要还防潮。

一一送过去之后,莫萧萧跟父母请了一天假,去了一趟安市最大的古玩市场。

这个古玩市场,在一条古街内。古街的历史非常悠久,自明清时期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