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108 年的春夏之交,江边的一座小城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一场细雨过后,温暖的阳光照得人们都有些慵懒了起来。
在这个宁静而又舒适的午后,一个身穿儒衫的中年人正在他的书摊前,讲述着那些令人神往的江湖传奇故事。
书摊前围满了听众,他们嗑着瓜子,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愉悦的神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
书摊周围,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与中年人的说书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市井交响曲。
然而,当儒衫中年讲到故事的精彩之处时,就连路过的行人也不禁停下脚步,驻足倾听,并为他喝彩叫好。
“所以他们是江湖上公认的十雄!江湖十雄大同占六,南漓占四,这也是我们大同能力压南漓一头的原因之一。”说书人正说着江湖十雄的故事。
“你说的十雄,怎么没有拦天一剑李南天呀?”有人起哄道。
“是呀!”,“就是!”不少人附和。
说书人喝了一口水继续道“‘拦天一剑’李南天嘛,之所以没有在十雄之列,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江湖上有一半的人认为他应该高于十雄一筹,属于超十雄之列。也有两成的江湖人认为,李南天是当世天下第一。”
“自然是第一,二十年前李南天可是凭借一己之力击退了大同的百万雄兵,当真不负拦天一剑的盛名!”一位江湖人模样打扮的侠客声如洪钟道,像是对李南天极为推崇,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此刻好像忘了自己身处大同,幸好周围没有天渊盟的人在,不然定是麻烦不小。
江湖客的话并没有引来周围人的反驳,反而大部分人极为赞同。
话说二十年前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之后,李南天的赫赫威名便如一阵旋风般席卷了整个江湖。他那惊天动地的战绩,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街头巷尾到处都传颂着“拦天一剑”李南天的传奇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说变得越来越神秘,越来越神奇。
有人说,李南天的剑法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斩断虚空;还有人说,他的身上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驱邪避凶。更有甚者,一些人开始将写有李南天名字的符条贴在家中,以此来镇宅辟邪,祈求平安。
这些传闻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了李南天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他的名字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正义、勇气和无畏。
无论是武林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对他充满了敬仰和崇拜之情。
当大家正回味在二十年前的传说故事中,一队劲马从远处呼啸而来,人群纷纷躲避。当头一人手持一杆旌旗,上面有一个独特的青色龙形图案,儒衫中年正想看清图案时,只听到江湖客一声惊呼“天渊盟!”
天渊盟是大同江湖第一大势力,和大同朝廷关系密切,盟内主要由六大门派组成,每一个门派拎出来放在南漓都是一方诸侯的存在,这队劲马正隶属于天渊盟六大门之一的青龙门。
江湖客惊出一身冷汗,想到刚才自身言论,心想不会冲着自己来的吧。正寻思着脱身之策时,天渊盟这队劲马速度丝毫不减,从人群中间呼啸而过,江湖客长呼了一口气。
“好多年没见过天渊盟的人来这里了,上次还是二十年前,莫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儒衫中年喃喃道。
儒衫中年晃了一下神,转头对着江湖客说:“这位侠士,听我一句劝,还是早点离开此地,恐有不吉。”
儒衫中年此时才好好打量了一下江湖客,中等身材,面色黝黑,长相老成,孔武有力,一身精干装束。背着一个灰色包裹,只露出少许黑色匣木。
“在下卢飞,多谢先生提醒”。卢飞拱手道谢。
官道上一人一马飞快疾驰,那人身上背着一个灰色包裹,面色黝黑,正是卢飞。
卢飞心想:得在天黑前赶到临江城,不然又得露宿野外。这几天连续风餐露宿,弄得油头垢面极是狼狈。想到此处,马鞭不由得又快了几分。
经过几个时辰的快马加鞭,天际隐隐约约现出一座城池的轮廓,见到此情形,卢飞顿时精神为之一震,不由得又快了几分。
越接近临江城,官道上的劲马多了起来,临江城为大同的军事重镇之一,虽然二十年未动刀兵,附近还是驻扎了一支重兵,以预防南漓的军事偷袭。
临江城临漓江而建,城池甚为巍峨,是大同境内十大城镇之一,商贸繁荣,水运发达,各地商贾货船,都来此中转。
越近临江城,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士多了起来,其中也夹杂着不少商贩走卒。
卢飞想到马上便能饱餐一顿,睡个好觉,心里不由得乐了起来。
啾嘣轰隆!声音响彻天地,大家不约而同往天上看去,“惊天雷!”有人失声道,道上劲马被惊得嘶鸣起来,不少马匹乱了起来,大多是江湖人士,马上把被惊得马儿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