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 22 章 小妞,你还记得我不(14 / 26)

屋,这会儿哪怕农家盖了房子,也是要额外辟出小屋做饭熏腊肉干嘛的,穿过堂屋时见堂屋里有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子,听到有人进门的声音,不耐烦的看了几人一眼,如果楼小乔眼神没问题的话,她看到那个男孩子翻白眼儿了。

虽然说是青春期有些叛逆吧,但这个白眼也翻的忒没礼貌了些。

菊子显然也察觉到了,不好意思的笑笑,走到后头那屋才压低声音开口:“这孩子不太懂事,回头我去说他。”

连儿子都不敢得罪的样子。

这个时候,后排屋里头传来了男人呼呼喝喝打牌的声音,其中几个声音还高亢的很,有个粗噶的男声呵斥着让菊子倒几杯茶过来。

菊子冲里面说了几句话,里头这才安静下来,她先带着两人去挑腊肉。

熏腊肉那屋里,坐着两个老人在烤火,老头年纪很大了,听到有人走近屋子的声音,微微睁开了一点缝,眯着眼睛继续睡。

年长的妇人是菊子的婆婆,脸色不善的说:“都是做生意的,你自己不会卖吗?”

菊子又陪着笑说:“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我店里也忙,卖给她也是有赚头的。”

老太太冷漠高傲的看了楼小乔一眼,冷哼一声,倒是没有别人那股子热情。

那眼神好像楼小乔占了她家多大便宜似的。

楼小乔觉得有些窒息。

不过菊子家的腊肉熏的是很好,外表金黄干度也够,香肠肥瘦相间的,已经晾到干干的了,楼小乔干脆一口子拿了六十斤,这是她两天售卖的量,算账的时候菊子还特地绕开了她婆婆,借着要称重的由头,拎去外头小卖部的门面上去算的。

“一共就算六百吧。”菊子把零头给抹去了。

这回楼小乔没欠着她的钱,而是一口气给了她六百,毕竟菊子给她少了好几块呢,跟张玉娇拎着腊肉就往家里走。

后头又喊了一声什么,菊子小跑着进去,给人倒茶去了。

然后又是菊子儿子发脾气的声音,男孩子还在变声期,声音很有辨识度。

楼小乔没有立马拎起腊肉就走,而是回头看了好几眼。

张玉娇说:“嗐,不是我说人闲话,菊子家早些年也是穷的很的,那会儿她男人还算勤快,后来做小卖部发达了,这男的就开始不干活了,家里里里外外都是菊子张罗,他家还不拿她当个人看,他家要不是菊子,猴年马月才能盖楼房。”

顺便又说了几句菊子公婆的闲话。

她公公年轻的时候就是有名的懒汉,婆婆是个泼辣的妇人,以前家里很穷的,只能去山里找媳妇了,菊子娘家是山里的。

说着话,两人一人拎了十来斤的腊肉,已经往回走了。

这一路过来碰到好几个人主动问楼小乔要不要收腊肉的,也碰到人打听她平常在哪里做生意的,楼小乔并不一一作答,只是张玉娇见缝插针的跟人聊着天,楼小乔顺便找了找死去的记忆。

“七婶,您也出来了啊。”张玉娇笑着把腊肉放在地上,跟七婶打招呼。

七婶是个很能干的妇人,微胖眯眯眼,看着为人也和气,当初楼小乔跟王四顺撕逼打官司,就是这个七婶帮忙在王山那里说项,王四顺才没能在村里取得支持的。

在楼小乔的记忆中,七婶好像有个女儿在省城读大学,今年已经大四了。

七婶也问了楼小乔要不要收腊肉。

几人分开后,张玉娇说道:“七婶为人不错,你下回想收,可以找她。”

一路过来碰到好几个人,张玉娇都一一跟楼小乔讲了。

谁家的好,谁家的能收,谁家是刺儿头不好打交道。

楼小乔把这些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对张玉娇又有了新的认识.....

————

正在楼小乔的“事业”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王四顺的日子就没那么顺利。

伤的不是很重,王四顺在医院待了几天,就出院了。

出院那天,露露给他办了一个很盛大的出院仪式,送上了一捧鲜花。

王四顺觉得有些晕乎,不过很快就被露露哄的团团转。

这次是露露主动提出来,要领证赶紧领证。

这一次,王四顺留了点心,过年前他收了一笔工程款,但没跟露露说,没钱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两人领完证,这回王四顺也没带着露露去最好的饭店用餐,反而带着对方去了家里:“亲爱的,咱们以后不是要买房子吗,还是要省一点才好。”王四顺嘴里说着甜言蜜语,心里却是打起小算盘来。

男人嘛,对娶回家的女人,心态也就不一样了,露露虽然是个时髦精,但这种东西看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娶回到家,该干嘛干嘛,日子还是照常过。

王四顺说:“你看,咱们以后是要过日子的人了,能省上一点算一点,这段时间我身体不好,外头馆子里的油不好,咱们还是在家吃吧,我想喝你炖的骨头汤。”

在家做饭?

露露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顿时就有些不好了,结婚纪念日可是大日子,今天都要在外头吃饭,难不成他以为自己娶的是楼小乔那种煮饭婆?

“亲爱的,今天可是结婚纪念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