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让赵匡胤取而代之,这显然要比刘备说得更到位,简直是将赵匡胤壁咚了!
二则,刘备白帝城托孤,是因为与东吴战争兵败了,可以说当时蜀汉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而当时的后周却是中原十国中相当强悍的国家,根本没有外部敌人的袭扰。
所以在这种国泰民安的环境里,柴荣又说出这种诛心到极致的话,是个傻子都能够看出这是一种试探,其实就阳谋之中的一种逼迫。
逼迫赵匡胤在群臣面前表态,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自己发下的誓言!
当时的赵匡胤才三十余岁,正是年轻正旺之际,也更是兄弟情义看的极重的时候,他深知若是没有眼前的这位大哥,根本就不会有他赵匡胤的今天。
况且面对柴荣这种步步紧逼态势之下,也由不得他赵匡胤不表忠心!
他虽然手握重兵,但是柴荣一刻不死,那就是后周的掌权人,只要他稍有迟疑,说不定就会被拖出去砍了。
自古伴君如伴虎,亲兄弟尚且都可以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更何况是他这个异姓兄弟,所以赵匡胤心理跟个明镜似的,因此也就在群臣面前、在周世宗柴荣面前发下了誓言。
只是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誓言却是让他后悔终生死不瞑目!
(注:郑恩,字子明,戏曲评书演绎皆由此人,而且其妻子陶三春更是比梁红玉还利害的人物,这虽是稗官野史,但是根源必定会有,绝非凭空捏造,而且现在还有郑氏子孙这一脉……,三生书里架空之中有胡扯,但是大多数不是胡扯,史书没有,不代表不发生,不知道,不代表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