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叶宇心中两诗人(2 / 2)

宋世流芳 彼岸三生 2826 字 2016-07-25

脾气之外,还有就是辛弃疾本身军旅起家,深谙军事部署以及调兵遣将。

这一点是黎大隐、郭啸天等人所不具备的军事能力!

当一个山贼土匪,黎大隐是当仁不让游刃有余。训练一支军队,黎大隐也是能够堪当大任,从当年玉屏山的一众土匪,就能看出黎大隐在训练属下是很有些能耐的。

但也仅此而已,教官始终只是教官,只能传授杀敌的刀法绝技,却不能真的俯览全军掌控全局。

而黎大隐不惧生死以及好色本性,在此前的战争中得到了完美体现,也正充分证实了叶宇的抉择是对的。

所以在黎大隐心性不经雕琢之前,这统领大军的权利,他不能让黎大隐去挥霍!

同时叶宇选中了辛弃疾,还更深层次的一点原因。

辛弃疾出生于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也就是现今的金国腹地。

等将来在北伐大业中,有了辛弃疾这个曾在金国腹地起义的人做参谋,自然会事半功倍很多!

而对于陆游此人,叶宇虽然知其人在先,却没有打算予以重用的打算。倒不是当权者不怜惜诗人这等人才,而是因为这样的人才有时候品性不好!

唐朝的李白一生多处求官入仕,热忱追逐名利乃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对才华横溢之人,就更是应该得到认可。

但是李白的诗词之中却是极为洒脱与飘逸,以一种圣人君子般的高度视功名利禄为粪土。

这种言行不一之人,纵使被世人所追崇,但叶宇却是心生鄙夷,因为他欣赏真君子的同时,更欣赏真小人的可爱。

而陆游与当年地李白相差无几,一生多次投门拜帖以求重用,却也是处处碰壁难能如愿。

不知兵事却为北伐诸多献策,这对于后世之人评价他陆游之时,增加了不少正面筹码。

但很多人却不知陆游所献之策是否可行,又是否是老生常谈千篇一律!

陆游一生留下了诸多叙述战争悲悯的诗词,但是却不如辛弃疾一两篇阙词名扬天下。

归其根本就是不知兵事之人,只凭着文人睹物思情的感怀,写下的诗篇难以描绘出战争中的大气磅礴。

(可以理解为纸上谈兵,三生又在吐槽文人了,个人看法,不喜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