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我当然要当老大 万字更(3 / 7)

轻奢品相对的稳定目标客户群是谁?城市中产。

而目前省城能被划归为这个群体的又是谁?首选大厂职工。

三十年后,宇宙尽头是编制,大家都卯足劲儿考公;但1991年的现在,大厂职工的收入能吊打机关事业单位。

举个例子吧,化工所的苗姐都是高工了,她的工资奖金加在一起还没钢铁厂厂医陈雁秋高,更别谈各项福利了。

大厂可是号称除了老婆什么都发的单位。

再举个例子吧,现在所有单位都为“三角债”所困。大名鼎鼎的鞍钢听说过吧,它家也被折腾得不轻,甚至都向总—理打电报求助了。结果后来是靠着自己职工集资先续了一口气。

这说明什么呀?说明人家底子厚啊。

换成其他一般单位,想搞职工集资,又能弄出多少钱呢?

这就是大厂的底气。

王潇伸手划拉了一下,示意给他们看:“省城四大金刚钢铁厂、热电厂、石化厂、化工厂都在这边,还有其他的十几家厂,哪家都响当当的,可支配收入在全市名列前茅。大厂人有钱也有心性改善生活。以前大家都是跑到市中心的大商场去买衣服,现在,我们把服装城直接搬过来,基础销售盘就有了。”

换而言之,他们是将服装城开到了富人区。

在这个市内交通基本靠自行车和公交车以及两条腿的年代,定点区域销售可太重要了。

是不是市中心不是重点,重点得看哪里有钱。

唐一成想想钢铁厂职工出手阔绰的劲儿,点头表示赞同:“确实有的,我看他们每次放假都去市中心,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

向东想了想,感觉也行。大厂职工众多,这一片工业区人口过十万了,还是能弄个服装卖场了。

确定好超市选址后,接下来的步奏便顺理成章了。

“厂房改造我联系厂里后勤弄。”

大厂之所以能称之为大厂,是因为它们啥都自成体系啊。别说改造水电这种小事了,他们连房子都能自己盖。只差没烧砖头了。

向东也积极表态:“那这边你们盯着,我去进衣服。”

他之前能在人民商场柜台做的风生水起,除了他的柜台售货员态度相对较好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眼光好,有手腕,能挑中且拿到时兴的衣服。

衣服从哪儿拿?当然是羊城啊。全国90%以上的服装都来自羊城。

先前他备的春装是按照一个柜台的销售额来的,现在肯定不够。

王潇还是相信向东的眼光的。

虽然她穿书前也自诩时尚达人,但时尚这玩意儿当真一言难尽。某段时间流行的风尚,都不用过十年,顶多七八年后再回头一看,都感觉辣眼睛。

可当时,就是这么流行的。

王潇既然要做90年代人的服装生意,就不能用2020年代的审美来自以为是。否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她点头答应:“行,刚好唐一成要去火车站订票,哎,给向东也买张卧铺吧。”

向东乐了:“好啊,省得我再加钱找人弄卧铺了。”

哎,好日子就像糖水,人在里面泡一泡啊,骨头都软了。想当初他买不到火车票,在火车座椅底下躺了两天一夜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呢,现在他出门批货,哪怕掏三四倍的价钱都得给自己倒张卧铺票。

自选超市选址和货源都定下了,剩下的就是招工。

场地、货源定下了,另一项重点自然是招工。

向东之前雇佣的售货员们半点不嫌弃他是个体户,还愿意跟着他干。他作为一位有良心的老板,自然对员工不离不弃。

王潇对此不予置评。反正这些售货员虽然看在她眼里不甚合格,但服装自选超市需要的员工多了,让她们继续做收银员好了。

至于场内引导和服务,店里必须得另外招人。

唐一成乐了:“那钢铁厂可得给你记个大功劳,你给厂里子弟创造工作岗位了啦。”

王潇摇头:“不要,还是面向社会招聘吧。”

大厂子弟从小一块长大,几乎所有人都沾亲带故都是熟人。招他们的话,他们都人事权就不在自选超市手上了。有点事,就一堆人来打招呼,搞的想管都管不了。

王潇才不干这种傻事呢。她花钱是请人来干活的,又不是给自己找祖宗供着的。

什么?你说她这是戴有色眼镜看人,歧视大厂子弟,剥夺人家的工作权?

嗐,说个不好听的,这年头的大厂子弟相当于30年后的三代烟草人,受到的优待已经够多了。

要论工作难找,外面一堆人不仅自己找不到工作,爹妈还发不出工资呢。

对于引进的新鲜血液,王潇有硬性要求:“要有高中毕业证书,体貌端庄,不能有体味。”

后两点,向东和唐一成都赞同,毕竟售货员说到底是做服务工作的,形象有要求正常。

但这个拥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