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朱景洪调军(1 / 3)

红楼襄王 飞花逐叶 5905 字 2024-04-14

朱景渊是投机者,所以他想勾搭赵玉山,以求得到对方的支持。</br>不得不说,朱景渊看得很透彻,因为赵玉山麾下聚的那些人,多数人也是想升官发财的投机者。</br>和朱景渊相反,太子获得了士大夫普遍的认可,就必须以这些人立场为立场,所以他天然跟赵玉山走不到一起。</br>朱景源知道跟赵玉山作对,等同于跟自己老爹过不去,可东宫学士外加清流大臣们,每一个都来劝他要主持公道,让朱景源根本没得选。</br>他若执意不听下属劝告,那最后就得落个众叛亲离。</br>最后的结果是,不需要朱景渊来推,他自己就会倒下。</br>当然了,说到底还是怪朱景源手腕太差,否则哪会被臣下给辖制住。</br>七月初二,朱景洪已出了玉门关,这已算踏上了准噶尔的地盘。</br>也就是这一天,他接到了宝钗的回信。</br>情况与他所料不差,朱景洪直接吩咐了余海,让他亲自去一趟武威,大张旗鼓的劝王培安以大局为重。</br>是的,在该表态的时候,朱景洪不会迟疑。</br>至于王培安听不听劝,可就不管他的事了。</br>但值得说明的是,朱景洪不是站老六,而是站赵玉山背后的皇帝。</br>当然,此事可以用老六做挡箭牌,让朱景洪不至于把另一边得罪死。</br>这件事他早就想好了对策,所以操作起来是轻车熟路,反倒宝钗提到的苏州府同知,让朱景洪格外的重视。</br>宝钗的处置堪称完美,朱景洪也安心了许多。</br>此刻的他,正骑马赶赴关外二十里处,京营步军主力就驻扎在前方。</br>近两个月,清海行都司主力,以及抽调的蒙古女真各部,都已经跟准噶尔军队交过手。</br>而且会战规模已达上万人,双方称得上是互有输赢,已经处于决战前的最后阶段。</br>相比于准噶尔,朝廷这边称得上是劳师远征,所以必须要主动出击尽早结束战斗,所以才放弃长城天险出关备战。</br>否则守在关内拖下去,跟以前一样耗个几年,且不说大明会不会拖垮,至少天朝上国的脸是丢尽了。</br>那样一来,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br>这次和宁焕祥一道出来,朱景洪跟他聊过很多次,所以很清楚这位总督大人的难处。</br>皇帝给他的期限是,务必在今年内评定叛乱,如今七月他还只剩半年时间。</br>想着宁焕祥的糟心事,朱景洪已看见了前方军营。</br>他已提前派了人去传话,所以得知消息的京营将领们,此刻全都来到了营寨门口迎接。</br>京营如今是扬威中卫、果勇左卫和耀武右卫进驻西北,分别来自扬威营、果勇营和耀武营,共一万五千战兵。</br>此刻驻扎在此的军队,便是果勇左卫和耀武右卫,他们称得上是精锐半火器军队。</br>此刻站在营寨门口的,很多都是朱景洪的熟人,比如已任参将的侯璟和王杰。</br>朱景洪才下了马,提前下马的孙绍祖就连忙跟上,从他手中接过了缰绳。</br>这时一众京营将领迎上前来,单膝跪地向朱景洪行礼。</br>“参见十三爷!”</br>走到近前,朱景洪笑着说道:“诸位请起!”</br>众人起身之后,朱景洪便对面前一人说道:“陈指挥使,半年没见……你已见发福了,看来这准噶尔的牛羊,比之关内更养人啊!”</br>被他提到的陈宝祥,乃是果勇左卫指挥使,如今已混上二等子的爵位,勉强算是挤入勋贵圈了。</br>“十三爷这话,着实令臣汗颜!”陈宝祥面露尴尬。</br>“我是知道你的,历来爱兵如子,你吃的好……底下士卒想来吃得好,如此必定能打胜仗嘛!”</br>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个时代的京营和侍卫亲军,作战时的待遇比平时还好,让被抽调的部盟土司诸军羡慕不已。</br>朱景洪一边说一边往前走着,在场众人纷纷跟他见礼,而他也一一的点头回礼。</br>前来迎接他的将领起步是参将,其中仅有几位勋贵晚辈出任的千总,所以人数也就十几个而已。</br>跟众人客套之后,朱景洪来到了中军大帐,在众人邀请下坐到了主位之上。</br>而孙绍祖则站在朱景洪身侧,看着一众京营将领心有所思。</br>“诸位……我受圣上托付,前来西北巡视,今天是专程来看伱们的备战情况!”</br>若是别的人说这话,务必要出示谕旨才行,毕竟牵涉到军队那都是大事,即便是巡视也得有凭证。</br>但朱景洪嘛……没人会怀疑他的话,即便以极端情况来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