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果然,阿笙的香辣蟹一上桌,便身手客人的喜欢,可以说是一举征服了长庆楼一众新老顾客的胃。
“恭你啊,阿笙,我听你爹爹说,今日这一桌的菜,都是你自己掌的勺。是不是?”
“是,是,今日您几l位这一桌的菜啊,都是阿笙一个人完成的,几l位爷尝尝看,味道如何。要是差点意思,我让乔师傅给几l位爷重新做一桌。”
方庆遥有心,在阿笙端菜上桌时,会同老主顾们提一嘴。
老主顾们也有心,纷纷恭喜阿笙。
“你这自小有方掌柜的指导,这三年又跟在乔师傅身边学厨,想要不好吃的都难啊。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
“我方才尝过了,这香辣蟹啊,味儿正,蟹肥!阿笙这厨艺啊,同乔师傅比,那是一点不差。”
“哪里是一点不差,简直是青春于蓝呐!”
方庆遥听了这话,自是乐开了花。
…
“少东家!您这算不算是顺利出师了?!”
“算啊!这怎么能不算?!”
“可不是,你们是没发现,最近点名要尝少东家厨艺的客人是越发多了么?”
阿笙的脸颊被灶台的火熏得通红,便是眼底也簇着灶台的火光。
能够被大家喜欢,自是开心的事。
“少东家,前头有客人点名要去一趟——”
大力进厨房,同少东家喊话道。
阿笙锅手边的香辣蟹还没出锅呢。
“少东家,您先过去吧。这里我帮您看着。”
阿笙看了阿松一眼,又见师父他们都在,便点了点头,手里头比划着,“若是火候差不多了,便记得及时掀盖,出锅。”
阿松走到少东家的锅前,“放心吧,少东家。交给我,保准没问题。”!
…
方骏过节都会提前请假回乡下。
是以,中秋,照样只有方庆遥同阿笙父子两人一起过节。
阿笙搬了桌椅,陪着爹爹坐在在院子里赏月。
手里头拿着咬了几l口的月饼,犹豫了好一会儿,将月饼暂时放在身前的碟子上,将晚上想要去东湖那边逛逛的事,同爹爹说了。
当爹的惊讶地转过头脑袋,“你一个人去逛呐?还是约了谁?”
阿笙脸颊微红。
亏得有夜色的遮掩,不至于被爹爹给发现。
阿笙手里头比划着,“就,就我一个人。我听说每年中秋,东湖那边都可热闹。”
阿笙撒了谎。
他其实不是要去东湖。
不过一时间,除了要去东湖看热闹,他也想不出还能以什么样的借口出门,不惹爹爹起疑。
…
阿笙的话,勾起了方庆遥对往事的追忆:“也不仅仅是东湖。要说热闹,福桥那边才热闹呢。有钱的富商、政要会携着一家老小游湖,船在水上穿行,远远地望过去,就像是一盏盏河灯在湖面上似的,那叫一个漂亮。
我记得有一年中秋,我带着你娘亲,经过福桥。河面上穿梭着各种游船。人站在桥上,船上的笑声都能飘到岸上来。那个时候,你还小,被你娘亲抱在怀里。
你娘亲说,等你长大了,我们一家人也租一条船,游……”
方庆遥倏地一停。
阿笙原本听得入神,听见爹爹像往常那样一提到娘亲,便止住了话头,心里头说不出地难过。
方庆遥端起桌前的茶,喝了一口,吃了一口手中的月饼,“难得过节,想去东湖边去吧。记得不要去人太多的地方。”
阿笙这会儿也不急着去游湖了,他想听爹爹多讲点娘亲的事情。
可他深知,除非爹爹自个儿说漏嘴,提到娘亲,否则无论是谁问他娘亲的事,爹爹都不会再多提一个字的。
…
阿笙只好点了点脑袋,从竹椅上起身。
“别是约了什么姑娘吧?”
阿笙才迈出几l步,听见爹爹微带着调侃的试探,无奈地转过头,“爹爹……”
谁会看上一个哑巴呢?
倘若他不是长庆楼的少东家,只怕人家姑娘听说他是一个哑巴,扭头就走。
不知道怎么的,阿笙想到了二爷。
那二爷呢?
二爷……喜欢他么?
这个问题,阿笙没敢深想下去。
至,至少二爷不讨厌他。
如此,对他来说,也便够了。
方庆遥认真地道:“你可是同郑小姐看过亲的了。人家那边一直没给咱们一个明确的答复,说明女方家还在考虑咱们。
你可不许在这个节骨眼招惹别人家的姑娘,对你自己,对人家姑娘都不好。知晓了?”
阿笙抿起唇。
只是看过亲,又不是定亲了。再一个……女方那边迟迟没有给出答复,说明并未瞧上他。
要他说,只有爹爹在剃头担子一头热。
阿笙不愿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同爹爹起什么冲突,只是比划着,“我出去了。现在夜里凉,您一个人不要在院子里待太久。小心着凉。”
“嗯,放心吧。等爹爹吃完手上这个月饼,再赏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