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亡夫复姓东方(1 / 2)

“民妇还能怎么做?霜儿在他手里呢!”施珩凄然笑了,“只盼着霜儿能早日脱离苦海。”

一入侯门深似海,作为一个小妾带来的女儿,又是貌美如花的少女,只需要两三年长开了,定然有许多人打她的主意。

虽说在侯府看起来是个小姐,但她身份低贱是谁都知道的,霜儿的未来……

什么脱离苦海,说起来也只是施珩的痴心妄想了。

“你应该知道,这不可能。”

“民妇自然知道,可没了法子。”施珩抬起头来,目光中充满愤恨,“娘娘,您知道吗?淮南侯竟然说,如果民妇敢带着霜儿去死,他就会用霜儿的名字卖给那腌臜之地一个丫头,让东方霜儿的名字天下皆知!”

太狠了!

我也动容,可……

“他为何一定要你?虽说你有些姿色,却也不足以他这般用尽手段吧。”

施珩默然,眼神闪烁,似有难言之隐。

我看看心悦,她了然的将众人都带了出去。

施珩跟心悦说:“劳烦姑姑将霜儿也带出去。”

心悦见我点头,便带着霜儿离开了屋子。

我听了听,没有人偷听。

“说罢,他为什么非你不可?”

施珩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做什么难以轻易下的决心。

“民妇亡夫,复姓东方。”

她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个,她方才自我介绍的时候,已经说过了。

为何又说一遍?

等等,复姓东方?

“你是说……那个东方?”

“是!”

东方,这世界有两种复姓东方。

一种,是祖籍江淮的东方世家。

一种,是被圣祖赐名“东方军”的东方军人后代。

二百多年过去,东方军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可天下曾有一种传说,东方军的后代散落在禹辰国各地,一旦拥有东方玉令的人出现,立刻就能集结百万雄师!

当然,这恐怕都是以讹传讹,当年东方军鼎盛时期也不超过十五万人。

所以百万自不可能,但五万、十万,也说不准。

“怎么,难道淮南侯还想着重整东方军?”

“民妇不知,但他知道,东方军的每一个后代,都会有人联络。”

我好奇了。

“东方军当年为何会解散?而今为何又要隐于市井?”

“民妇不知,亡夫临死前才透露东方军的身份。民妇有自知之明,凭民妇蒲柳之姿,怎能让得一位侯爷如此执着,必是亡夫及霜儿身份引起的。”

她倒是看得透彻,只是其中还有许多疑点。

“你说东方军的后代会有人专门联络?那你为何不与他们取得联系,既然他们能够暗中维系东方军派系超过百年,底蕴一定深厚,兴许有办法呢?”

“民妇并不知道如何联系他人,他们会主动联系,却不知在何时何地何人联系。”

“所以你希望本宫怎么做?”

我一时拿不准该不该管这个闲事了。

身为武将世家,关于东方军的事,我从小就听过。

东方军的来历成谜,当时圣祖皇帝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参将,那位东方军后来的统帅当时已经是副将了。

可他却从一开始就照料圣祖皇帝,多次于战场上救圣祖皇帝于危难之际,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再后来前朝皇帝不得人心,有志之士四处揭竿而起,圣祖皇帝在他的帮助下一路高歌,终于成为了禹辰国的开国皇帝。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问那人来历,他只说自己来自东方,圣祖皇帝便赐姓东方,与其名“珲”一同,成为了东方珲,为他麾下的军队赐名东方军。

东方军风头一时无两,就连江淮东方世家都有意让他认祖归宗,但东方珲却说东方只是赐姓,他并不是江淮东方氏,给了东方世家老大一个难堪。

圣祖皇帝驾崩之后,东方珲被新帝猜忌二十年,东方军再也不复当年的盛况。

到东方珲死后十年,东方军仅剩一万人,新帝趁机解散了东方军。

那一万人被打散了充入其他各部,有很多都被打压,被牺牲。

东方军彻底成为了传说。

也有传言说,东方军的很多人后来都专门去找东方世家的人成亲、结亲,就为了能让自己的后代名正言顺的说一声自己复姓东方!

不过这种说法,程阳侯很是不认同。

他觉得就算当时的东方军会这样做,但百年过去,后人怕是早就忘记了昔日荣光。

而今的许多复姓东方之人,都只是东方世家的旁支的旁支而已。

所以,身为文官的淮南侯,会相信东方军的传言吗?

“求娘娘保住民妇东方氏未亡人的身份!”施珩叩头。

“怎么保?”

“娘娘只要收霜儿入宫,做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