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半个月,都是丈夫陪着她一起,无论饭菜再不可口,婆婆和小姑子都不断给予鼓励,两个人也越做越有劲。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婆婆和小姑子,常常聊些啃老的话题,一娣知道,她和丈夫得赶紧找工作。
由于两个人只读了职高,能胜任的工作并不多,没两天,一娣找到一家服装店,做营业员,周军剑呢找了好几个工作,干两天又走人了。
按他的说法,就是不都不合适,问他想干什么,他的回答能把人笑活:“工资高点,时间短点,没压力,不加班,双休……”
一娣听丈夫说这话,感觉有点第一次认识他,问他:“如果有这样的工作,能轮到你我这样,普职高的人吗?”
在上班的一娣,仍然每天早上陪丈夫,一起为全家人做早餐,白天一娣上班,周军剑就到处跑,不断地在应聘,试用,离职中循环。
婚后2个月,一娣怀孕,婆家人高兴的同时,叮嘱她,不要辞职,到时候生孩子都有工资拿。
看她孕期啥反应都没,小姑子告诉一娣,说怀孕的人多做事,多走动,有利于将来生产,婆婆顺着话题就让她,继续做早餐。
在一娣怀孕第七个月,服装店老板说她大肚子,不适合再做营业员,把她辞退了。
一个月后,周军剑终于找到一份物流工作,然后,做早餐成了一娣一个人的事。
生活中常常出现不愉快,并没让一娣后悔结婚,她以为她婚姻中所经历的,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
直到双胞胎孩子出生后,婆婆和丈夫跟她之间,关于养育孩子,分歧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每次有问题,婆婆总说:“你没经历过,这些我有经验,你看小剑和小利,他们俩兄妹我养得多好。”
然后丈夫周军剑就附和他妈:“那是,我妈没得说,一娣我们俩都没经历过,你就听妈妈的。”
为了家庭和睦,一娣不断开解自己,接受这一切。
直到两个孩子一岁半左右,晚几分钟出生的小宝,各方面跟姐姐大宝相差都大。
大宝可以到处跑,说话也能好几个字连着说,活泼好动。
而小宝不言不语,文静到极致,总喜欢一个人玩自己的,常常伸开小手,研究得很仔细。
经邻居提醒,一娣夫妻俩带着小宝去检查,结果是小宝有自闭症倾向。
自此,一娣带着小宝,每天往返于不同的,特殊语言学校,漫长的特殊护理之路,艰辛又无望。
婆婆和小姑子更是常常明说:“双胞胎基因来自于一娣,孩子的自闭症因子,肯定跟她有关。”
抱怨她不会生孩子,抱怨小宝的病,把她们周家拖垮了,看着婆家人嫌弃小宝的眼神,一娣跟丈夫商量,出去单独租房住。
但周军剑说,小宝需要花太多钱,能省一点是一点,一大家人一起住,还能有人帮忙照看孩子……
需要大量时间陪伴小宝,一娣根本没办法出去上班,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只能选择妥协。
后来,小姑子一家三口住回娘家,小姑子的孩子牙牙学语后,婆婆和小姑子,对待小宝的态度,让一娣愤怒至极。
如果不分开住,小宝病情只会更严重,一娣威逼丈夫,单独外面租房,一家四口靠周军剑在物流公司,那点微薄的收入糊口。
一娣每天照顾两个孩子,操持家务,幸好大宝聪明伶俐,小宝也申请到社区特殊补助,小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娣感觉挺好。
后来一念被高利贷追债,从三姐家,躲到了四姐一娣家,直到四个月前,高利贷又找到一娣家,导致四姐被迫搬回婆家。
搬回婆家没几天,银行催款电话,打给了周军剑和一娣,因之前苟小仁给一念注册公司,骗贷千万跑路。
千万债务,一下子在周家砸开了锅,婆婆生怕自己房子被银行执行,天天哭着闹着寻死觅活,逼着儿子离婚。
周军剑在得知天文数字的欠款时,当时整个人都吓傻了,几辈子都不敢想的数字,居然成了他的债务。
就算母亲不闹,他已经在想退路,可能这也算一种母爱吧,知子莫若母,为了儿子未来不债务缠身,又不落下抛妻弃子的坏名声。
面对婆婆的哭闹,小姑子的刻薄,丈夫的沉默,持续了3个月之久,一娣终于下定决心。
答应离婚的一娣,唯一要求是,两个双胞胎女儿必须自己抚养,但婆婆和公公,却非要留下大宝,不肯退让半步。
也难怪,大宝从小天赋异禀,长相又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是婆家炫耀的资本,周家人怎会轻易放弃。
听到这里,一念才明白,一家与七家,两家见面定亲时,为什么四姐夫没到场。
一念非常能理解四姐,得知四姐现在带两个孩子,跟大姐以及父母一起住,她当即决定推迟一天上班,明天先去父母家。
根据四姐提供了地址,一念到了父母的住房,是七家爷爷奶奶送的,就在大姐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