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涌而至,声声随风卷入车内,将百姓们对君王最诚挚的祈祷祝福,传递给了车中诸人。
按秦律,只有实为储君的秦王长子,在这隆重的场合可跟随君王前往宗庙祭祀。
但秦王最小的公子明赫显然是个例外。
非但扶苏再三恳求父王带上阿弟,非但君王早就决意要带上小崽,便是大臣们亦接连进宫摊牌,将自己能听到九公子心声一事坦白从宽,恳求君王定要带上九公子——迷信鬼神的他们担心,九公子此番若不能得到大秦殊遇相待,万一怒而离去该如何是好?
总之,跟扶苏一样穿着庄重玄色礼服的明赫,因不可披头散发参与祭祀之由,今日头一回戴上了礼冠。
他此刻正歪在扶苏怀中扭着小脑袋,从细小的车窗缝隙边观察着街上沸腾的热情,边兴奋道,“今日好热闹啊,我从未见过百姓们这般热情!阿兄你看,百姓们都盼着大秦能延绵万年,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祝福的哦!真好!”
说着,他又抓着扶苏的衣袖指给他看,“阿兄,你看!百姓们身上的衣裳,不但干干净净的,连补丁也少了很多哦,秦国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扶苏宠溺地伸手想摸他的脑袋,发现今日头上有礼冠后,急忙又收回了手,温和道,“阿兄早就发现啦,太傅说,如今秦国各处铺子中,廉价澡豆销量大增呢...管子言:仓廪足而知礼节,我大秦有了高产粮种的庶民们,如今家中既然有了不少余粮,自不会再如从前那般委屈家人,他们也舍得买些煤球与澡豆,十天半月地沐浴洗衣一番,穿得干净又体面...”
实际上,在漫长的古代王朝中,大多数时候,底层庶民都是穿得补丁垒补丁、衣裳鞋袜污迹斑斑的,后世影视剧中那些干净体面的庶民,不过是后人以小康社会的经验臆测罢了。
并非古代庶民懒惰邋遢不要自尊,而是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桎梏下,在苛捐杂税的层层勒索下,无论丰年还是灾年,大多数时候底层庶民都是吃不饱饭的,不然,身处繁华唐朝的显贵李绅,又怎会发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感慨?
终年到头忙忙碌碌却连饭都吃不饱的庶民,操心的永远是下一顿在何处,该如何用有限的粮食熬过更久的日子,又哪有心思去关心衣裳脏不脏、破不破?
他们也想穿干净暖和的衣裳,也想如公卿显贵那样三日洗头、五日
沐浴,可残酷的现实却是,他们一生中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在为一日两餐而奔波——即便如此,还时时面临着饿死的风险。
扶苏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很高兴这样的改变,这意味着,秦国百姓的日子好起来了,以后还会更好的!
嬴政含笑看着叽叽喳喳兴奋个不停的两兄弟,又看向车窗外洋溢着幸福笑容的百姓们,心中不免感慨万分。
当年他登基为秦王之时,亦要从宫中前往宗庙拜祭,那时他一路乘车走来,道旁虽也有围观之百姓,但众人的面色是愁苦的,眼神是闪躲的,更不敢发出这般震耳欲聋的喧哗之声,自然,也没有一个百姓自发为他和秦国送上热烈的祝福...
君王今日穿的玄黑衮冕服隆重至极,衮冕服之上,不但绣有日月山川飞鸟上古十二章纹,更于两侧袖口处,各以彩线绣了一只飞向红日之玄鸟,昭示着大秦一飞冲天之壮志。
头戴十二冕旒冠的威严秦王,在抵达宗庙后,便带着大臣们以三牲五谷六畜,以大拜之礼祭拜天地神灵后,又在巫师们的焚香卜祝中,对着嬴氏先祖灵牌俯身数拜,扬声道,
“秦国第三十七代国君嬴政,大秦始皇帝嬴政,今日来此敬拜穆公...献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是为敬告先祖英灵:嬴政赖宗庙之庇佑,顺承天道之指引,幸未辜负列位先君之志,如今,六王已灭,天下四海九州,皆已一统于大秦...”
系统急忙在明赫的示意下,悄悄以道具洒向天空,随着君王的话音落下,原本飘荡着些轻云的春日天空,便在刹那间绽放出万丈五彩霞光,迅速铺满整个秦国大地。
在咸阳百姓激动高喊追逐着“祥瑞之光”的同一时间,在远离咸阳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故地上,众人亦高兴地开门迎接这五彩霞光的照耀,郡县长官早就公布了,今日,是他们王上登基为始皇帝之日!
千千万万的秦国百姓,千千万万的六国之民,在这一刻隔着百里千里的空间之遥,却实现了与咸阳百姓一样的“天涯共此时”!
他们将这恰好莅临的五彩霞光,视为上苍送给君王的登基祝福,古来今来,又有哪个君王登基时得到过这般祝福?他们的先祖,便从未见过这般吉祥之兆。唯有大秦始皇帝,得到了来自天道的祝福!
这个认知,让他们更笃定始皇帝乃是天道之子,是上苍怜悯悲苦的世人,赠予人世间拯救万民的真正天子!
这一日,秦国每一寸土地上,都有百姓官吏在幸福地为始皇帝的登基,献上他们最诚挚的祝福与祷告。
而咸阳城中,从阳武郡赶来的萧何,望着这漫天的吉祥云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