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镇北王府正厅中,李天李天端坐在王座之上,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的一众城主和主官。
他们按照李天的命令,从各自的领地赶来,齐聚于此。
李天微微颔首,看着如约而至的众人,心中对他们的顺从表示满意。
“很好,各位能够准时前来,这说明你们还是识大体、明事理的。”李天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赞许,“此次我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商议北方地区的治理大计,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子民。”
李天的目光在众人中扫过,继续道:“我知道,有些人对我有一些误解和疑虑,认为我过于严厉,甚至是残暴。但我要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我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们的安全和福祉。”
大厅中的气氛变得严肃起来,城主和主官们神色各异,有的敬畏,有的疑惑,有的则是不满。
李天看在眼里,他知道,要赢得这些人的支持和忠诚,还需要时间和实际的成果。
“现在,我希望我们能够放下成见,共同为北方的繁荣稳定而努力。”李天的声音坚定而充满决心,“我将听取各位的建议和意见,共同制定出最适合我们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随着李天的话音落下,大厅中响起了一阵低沉的议论声。
城主和主官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李天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要统一众人的意见,还需要时间和努力。
“王爷,帝国北地贫寒,地广人稀,百姓生活艰难,我们是否可以商讨一些减轻税赋的措施,以激励百姓耕作,增加人口?”一位主官站起来,声音中带着一丝诚恳和期待。
李天微微点头,示意这位主官继续说下去。
他知道,北地的确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贫困、荒芜和人口流失。这些都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因北塞守卫战一役,整个北方地区的野外军团以十不存一,我们需要重新整编和训练新的军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另一位城主紧接着提出了军事上的问题。
李天眉头紧锁,这个问题同样严重。
没有强大的军队,边疆的安宁就无法保障,这对于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各位所言极是,北地的确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一方面减轻百姓的负担,激励农耕,增加人口,另一方面加强边防,确保我们的家园不受外敌侵扰。”李天缓缓说道,“那现在先来说说,该如何减轻百姓的负担,激励农耕,增加人口这些问题。”
说完,李天环顾了一下众人,继续开口道,“首先,我们要知道现在还在百姓手中的土地还有多少?为什么百姓不愿意去开垦更多的土地?”
李天的问题引起了众人的深思,他们开始讨论土地的分配和使用情况,以及农民不愿意开垦更多土地的原因。
“王爷,据我所知,目前还在百姓手中的土地,已经所剩无几,全都被各地的世家豪族所占据。”一位年长的主官回答道,“这些世家豪族拥有大量土地,却往往不亲自耕作,而是将土地租给农民,收取高额的租金。农民们在这样的重压下,生活艰难,自然没有能力和动力去开垦更多的土地。”
另一位主官接着说道:“而且,北地的土地荒芜严重,许多地方不适合耕作。即使是那些有意愿开垦新土地的农民,也面临着缺乏种子、农具和资金的困境。再加上北地气候恶劣,农作物种植风险大,农民们害怕辛苦一场,最终却收成无几。”
李天听后,脸色更加凝重,他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两方面入手。
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限制世家豪族的土地占有量,确保土地的公平分配。对于那些愿意开垦新土地的农民,我们可以提供种子、农具和资金的支持,降低他们的种植风险。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众人听了李天的话,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开始详细讨论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步骤,如何分配资源,如何监督和管理这些政策的执行。
李天感到满意,他看到这些城主和主官们开始积极思考北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经过众人长达数天激烈的讨论后。
李天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很好,经过这些天的讨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计划和方向。现在我来给各位总结一下,接下来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
李天深吸一口气,开始概述他们的行动计划:
一:启动土地制度改革。
二:减轻农税。
三:兴建农田水利。
四:农业补贴政策。
五:农业市场的监管。
六:建立农业合作社。
七:推行教育改革。
八:鼓励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