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公私合营(2 / 2)

王大海就是过来告别的。

四九城跟羊城路途遥远,以后有没有机会见面很难说。

“羊城好啊。

气候温暖,物产丰盛,人杰地灵。

到那边找份工作,准备养老,也是件美事。

最近几年发生不少事情。

你安顿下来可要多囤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临别之际,何大清纵有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只化作几句提醒。

“嗯,我一定会的。

大清,保重。”

王大海郑重朝何大清道别。

“大海,保重。”

两人多年情谊,今日离别,都很惆怅。

不过都是大男人,做不出小女儿的扭捏姿态。

王大海走了,走得很干脆,一去不回头。

何大清没有送太远,只跟到轧钢厂门口便停下来。

任由好友消失在路的尽头。

世事难料,跑去南方,不一定就是祸,留在四九城,不一定是福。

何大清只能默默祝好友一路平安。

……

公私合营的消息很快在轧钢厂内传播开来。

工人们都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值得庆祝的日子。

从今往后,他们成为国家企业的员工,正式吃上官粮。

再也不用担心被随便炒鱿鱼,被恶意克扣工资,遭到资本家的压榨了。

不同于基层工人,轧钢厂管理层许多人都满脸愁容。

公私合营,以共为主。

今后厂里的大小事务,不由他们说了算。

许多平日在厂里作威作福的干部被剔除,或是贬下基层。

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其他部门闹得风风火火,食堂方面倒是没多少变化。

毕竟伙食关乎厂里全体员工的福祉,轻易不会调动。

再说厨师的专业性强,短时间内想找到合适的替代不容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食堂的问题就这么被搁置下来。

最后,干脆对原有员工不做变动。

只是多安排一些帮厨进入厨房,帮忙做事。

轧钢厂的工作任务很重,为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风波没有持续太久。

何大清就这样坐在办公室内,平稳渡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