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宁思考了一下自己之前说了什么,顿时脸上出现了讪笑。
原来是他之前说的话让众人产生了误会!
估计众人都以为李永宁要趁净火教作乱之机,也趁机反了大周呢。
毕竟李永宁在他们面前也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
“是我的话让大家产生误解了,此永宁之错。”
听到李永宁这句话,众人的神情才放松下来。
李永宁继续道:“我决定的是等朝廷下令平叛,我们再犒赏三军,出征行安郡内的净火军。”
行安郡的世家大族已经准备就绪,给李永宁上万民表、泣血书了。
不过李永宁还是觉得应该等一等,最好是等到朝廷下令平叛。
这样大义加上民心的推动下,能让李永宁的行动更加顺利。
只是这样一来,又要苦一苦那些世家大族了,耽误的时间估计又要造成不少损失。
李永宁心想,世家大族都享了多少年的福了,苦一苦也是应该的。
反正,周怀帝也不会一直拖着不下令平叛,他比任何人都要急,命令大概就是这几天就会通传天下州郡。
“主公此举甚妙!”
众人也纷纷点头,想到了此举的好处。
在议事结束之后,李永宁没急着放众人离开,反而与他们交流着家长里短。
众人的亲眷,李永宁早有安排,在过年这段时间就陆续接到了行安郡城。
这既是拉拢人心之举,也是为了预防万一和一些意外发生。
三国刘备得谋主徐庶,曹操则抓徐庶之母相威胁,使刘备痛失谋主徐庶之事。
李永宁可是熟悉得很啊!
别人摔倒在了坑里,李永宁可不能也跟着摔倒在了坑里,所以以防万一,还是把人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比较安心。
行安郡太守府的议事堂内交谈融洽,彼此之间暖身暖心,而处于皇城皇宫的御书房里却是截然相反的场面。
御书房,暖炉木炭烧得通红,仍让身处在其中的人感觉不到一丝温暖。
此时的御书房内一片死寂,虽然暖炉木炭烧得通红,也不至于让人觉得炎热,但是皇帝身边的游德安脑袋上的汗还在止不住流下来。
游德安觉得自己这几天流的汗,比过去几年流得都多。
他从来没有觉得当这个贴身大太监有这么难熬的时候。
“呵呵,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周怀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报,面上甚至还扬起了笑容。
仿佛这份奏报记录的不是朝中大臣贪污钱财粮草,使得周怀帝派兵平叛从各地都抽不出足够的粮草。
周怀帝今天看了一天的奏折了,他脸上的笑容都没有下来过。
净火教叛乱,聚数百万之众,大周有江山倾覆之险;
净火教圣师方濬已经拿下平州,平州刺史战死于净火军中,净火教兵锋直指西梁州;
各地世家大族的身影在净火教中若隐若现,显然净火教叛乱一事与世家大族脱不了关系;
地方官员和将领也都摇摆不定,人心浮动,无心平叛;
派兵平叛,却因朝中大臣贪污钱财粮草,拖住了周怀帝的脚步;
另有甚者,已经有官吏与太平坊那边有了来往……
周怀帝看到‘太平坊’三个字,他敏感的神经被挑动了。
周怀帝闭眼,他感觉自己心头的怒火已经要压抑不住了。
“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啊!”
“都在忧心着大周的天下啊!”
“朕还没死呢,就已经开始为了国家传承操碎了心。”
“看来朕要下罪己诏,退位让贤了!”
周怀帝怒极,嘴中一句句充满冷酷杀意的话说出了口。
“陛下息怒。”
游德安和房中的另外一个人赶紧跪下,向周怀帝劝慰道。
“请陛下保重龙体,为那些人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反而让那些人高兴坏了!”
游德安不愧服侍了周怀帝数十年,自幼随周怀帝一同走到现在。
他短短几句话就让周怀帝压下了自己的怒火。
“呼~”周怀帝深吐一口气,“是朕失态了!反而吓到了你们,你们都起来吧!”
周怀帝平静下来,游德安和另外一人才从地上爬起来。
帝王之威可不是开玩笑的,是真的能让人腿软。
游德安知道,这位帝王的心结就在‘太平坊’。
只要与‘太平坊’扯上关系,周怀帝就会变得像一头暴怒的雄狮。
太平坊,是皇城里的一处街坊,只不过里面住的不是普通人罢了!
大周太祖在打下天下之后,怕兄弟相残,出现藩王之乱,失了大周天下。
藩王索性便不再分封藩王,而是把诸子都放在眼皮底下。
而安置诸王的地方,就是太平坊!
周太祖此举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