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完全没料想到李永宁竟然提起了这一遭。
大周太守、州牧调动军队确实是需要朝廷命令或皇帝诏书、兵符这一道手续的。
但是,这道手续都不知道多少年前就没人遵守了。
除了一些特殊的军队需要皇帝诏书、兵符之外,州郡军队早就在大家心照不宣之下可以无诏调动。
而且李永宁之前不就无诏调动了平岭县的县兵,去平定溪夷族吗?
你自己完全不记得了吗?
旧规重提是什么节奏?
把它拿出来抖抖灰尘吗?
众人在心中吐槽,有些摸不清李永宁的心思和目的。
在众人目光的示意下,真的勇士黄波又站了出来。
“太守大人不必担心,我等自有计策为大人解决一切出兵的问题。”
黄波摸着自己下巴底下的胡须,充满自信的说道。
“哦!”李永宁来了兴致,端正了身体,“黄族长有何妙计,永宁愿闻其详。”
李永宁倒要看看黄波这个憨憨,凭借跟他差不多的脑子能想出来什么好的计策。
是的,这是黄波想出来的计谋。
因为李永宁也从世家大族的众人脸上看到了诧异之色。
这一看就是黄波擅作主张的行为,没有与众人商讨。
世家大族的众人原本只打算让黄波搭个话而已,结果黄波还给自己加戏了。
在李永宁开口之后,世家大族的众人想要打断黄波献计的口闭上了。
先听听黄波的计策怎么样吧,好与不好都是一条计策不是吗?
殊不知,正是这一听,在以后差点没把在场的世家大族都坑死!
在李永宁的搭腔下,黄波接着说,“太守大人无朝廷命令或皇帝诏书、兵符,无故不能出兵,那我们就让大人有借口出兵。”
“眼下的净火教作乱,正是送上门的好借口。”
在听完黄波两段话之后,李永宁觉得他果然不能太相信与自己智商差不多的黄波能想出什么好计策。
说了半天,黄波说出了大家都知道的废话。
就在李永宁心里默想时,黄波来了一句智商突然上线甚至爆表的话语。
“我等世家大族与黎民百姓一起给太守大人上万民表、泣血书,坐实大人乃是为了庇护行安郡的黎民百姓,平定净火军的叛乱,顺应民意人心才出兵的。”
“善!”
李永宁听到这话,当即拍手,口中给黄波好一阵夸赞。
“黄族长不愧是行安郡世家大族出身,智谋非凡,堪为天下人杰也!”
李永宁这般美言赞语,听得黄波气血上涌,顿时红光满面,笑得合不拢嘴。
李永宁也在心里笑开了花。
黄波这波操作真秀啊!
李永宁原本只是打算借无诏调兵这个话题麻木一下众人,再为后面从世家大族身上要粮草、割肉做个铺垫而已。
毕竟,吃大餐之前,总要吃点东西开开口,活络一下牙齿不是吗?
没料到,还有这么大的意外收获!
黄波居然要联合行安郡的世家大族给李永宁上万民表、泣血书。
这让李永宁在心里面没把大牙给乐得笑掉了!
黄波这一举动,就算李永宁脑子不够用都能想到对他是有多大的好处。
首先,李永宁爱民如子、保境安民的名声一下子就散布开来。
这天下毕竟是读书人以及世家大族的天下。
通过世家大族的渠道,李永宁的名气会迅速上扬,原本只是小范围的名声会通传天下,从而吸引到更多人才的关注和投奔。
有才之士会更加亲近于名声贤明良好的君主,这对李永宁可谓是一个特别好的收获。
打天下,靠得就是人才!
李永宁深知靠自己靠不住,所以对人才的渴求格外大。
其次,黄波的这个计策,可谓是一下子砸在李永宁心坎上了。
李永宁麾下的黎经华一众能人都没解决的问题,竟然被黄波误打误撞解决了。
李永宁想要趁净火教祸乱天下的时候,大周的目光都集中在净火教身上,悄无声息地占据更多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
黎经华一干人也在这方面有着共同的想法,但是苦于没有好的方法,迟迟不能朝夷州其它郡县动手。
有心做事事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现在,这方法不就送上门了吗?
黎民百姓上万民表、泣血书,李永宁为了保护更多黎民百姓出兵围剿净火军,稍微有点越界。
打到其它郡县,乃至占据夷州,也不为过吧!
黄波在李永宁的吹捧下,也愈发兴致高涨,感觉自己脑中灵光乍现,思绪又更灵敏了。
转眼,他又想到了解决另一个方面的方法。
“太守大人忧心郡尉的存在阻碍了出兵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