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7 / 7)

再改成京师。

不要直接投资,太浪费资源了。

其实,老皇帝划出来的地方,要么是战略要地,要么是经济发展非常不错的城市。

后者只要改个名字,就能升为京师的。

这个时代的京师,已经趋向于直辖市这个概念。

直辖市,是税收归上面。

主要是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城市,会升格为直辖市,中枢直接管辖的城市。

京师,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不设直隶,肯定也要由中枢直管啊,财政收入直接收归中枢,地方省份肯定不愿意的。

这会产生虹吸效应,直接把人力物力全都吸走,导致一个省,都在给这个城市打工。

朱见漭的意思是,升为京师,不造行宫,是战略布局。

一旦大明西征,兰京、西京就能囤积海量物资,因为是中枢直辖,没有乱七八糟的事。

其次是战略重视。

全国所有城市,重视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东北,就是一个产粮基地,没必要建什么京师,有几座大城市就够了。

倭国为什么要建京师,因为距离大明太远了,必须要建立一座京师,专门派官员去管理。

婆罗洲距离大明也不近,所以需要一座巫京,百越之地直接设了三个京师,汴京、新京、孟京,说明朝廷极为重视。

经过反复商量。

朱见漭和朝臣各退一步,暂时先建东京和巫京,其他城市暂时维持原样,先期投资两个亿,全部由内帑承担。

东京就是倭国的江户,在江户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巫京则是在婆罗洲中心地带挑出一个地方来,这座城市,主要是战略布局,为了控制整个婆罗洲不会脱离大明。

新十京,大明会设置常驻官员,在地区理事。

这是设置京师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