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定睛一看,可把我恶心坏了,差点就吐出来了。
我另一只手按住鼻大炮的脑袋,把鼻涕使劲抹到他脸上,咬着牙说:“真他妈恶心,你上辈子绝对是屎壳郎。”
我抓了一把土,使劲搓了搓手。
“杜哥,我已经打听过了,水下支锅的费用是陆地费用的十倍,那三十万之所以没给兄弟们分,其实是给咱们出海准备的经费。”
说到此处,王小亮重重叹了口气。
这话不假,上次我们侥幸从渤海湾死里逃生之后,我还特意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其中被称为“南海一号”的沉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7年,一艘拖轮行驶在中国南海的海域上,这是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上探测公司的一次合作,在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
拖轮连续作业了十几天,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莱茵堡号,却意外用抓斗从海床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由此确定了一条深埋在23米之下的古代沉船。
英国海上探险公司当即决定对沉船进行打捞,但遭到了中国领队的坚决反对。
由于事发海域位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专家认为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通过对打捞上来的文物进行鉴定,初步确定这条沉船的历史年代是南宋初期,由此将其命名为“南海一号”。
当时,我国水下考古处于初期阶段,技术设备以及人员储备都严重不足,而且10倍于陆地考古的巨额费用也成了考古人员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1989年冬,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下考古学研究所合作,由日方出资30万人民币,正式开始对“南海一号”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绝了,这帮小鬼子,肯定没憋着好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