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家里只有三个人,上无老,下无小。这个年过得确实有些清冷。年夜饭也只是淡而无味,仅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春晚更是乏味,即便是小品之王赵本山演的今年的《同桌的你》,于浩也毫无印象。难怪母亲整天念叨着想要抱孙子。
在像过年这种全家团聚的时候,小孩子确实是不可或缺的气氛组成者,妥妥的气氛创造者。有小孩的家庭和没有小孩的家庭,在过年时的氛围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只有年幼的孩子才会在过年时炫耀新衣服,向长辈索要压岁钱,并喜欢观赏烟花和放爆竹。这些成了唯一让人感到有点年味的事情。
用餐结束后,于浩和他的家人三口之家聚坐在客厅里闲聊。春晚纯粹成为了他们聊天的背景板。
“明天即将前往乡下拜年,你需要做好内心的准备。”老于开腔了。
“什么心理准备?”
家人们都晓得,你在BH创办公司,赚了不少钱。你提到这么一大家子,将来肯定有人会找你借钱。我听说,于凯打算明年还想去BH找你。
于凯是于浩堂兄,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
于浩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头疼,因为与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相比,处理亲戚关系更加困难。爷那一辈有很多子女,在崇县老家,除了大伯于占北和小叔于占南之外,还有两位姑姑以及她们各自的孩子。
此外,还要考虑到爷爷的兄弟,即于浩的二爷爷和三爷爷,使得这整个亲戚网络更加庞大复杂。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于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和家庭事务,这使得他感到应对之难。
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