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101章(2 / 5)

“东宫守卫森严,不等太子出宫,无异于打草惊蛇。”

“实在不行就先将兵器库的守将药倒,守节兄和看守兵器库的程郎将关系极好,剩余的人就看押起来。等兄弟萌拿到兵器,明日埋伏在出城途中,斩杀太子!”

“若是兵器库的事出了差错,怕是等不到明日了。”

……

众人各有所见,因皇帝的一时兴起,扰乱了原先的计划。这时候,只待赵巍衡一锤定音,定下之后究竟该如何做。

顶着众人的目光,赵巍衡老神在在,完全不见慌乱。

而书房后的另一扇门也被打开,轻轻脚步声像棋盘的落子声,胜券在握。

一个众人都想不到的身影,越过厚重的帘帐,出现在众人眼前。

“兵器的事不必忧虑,我来解决。”还不等众人有所反应,她先声夺人,直接道明来意。

“衡阳公主……”

那些人来不及计较旁的礼节,反而讶异起看似中立,从不曾掺和皇位之争的衡阳公主,竟然出现在此,且一露面就有大言不惭的倾向。

赵巍衡出言替崔舒若解释,“衡阳可信,诸位不必惊慌。”

可信归可信,但她说的话是否是真的,可就让人难以肯定了。

不管衡阳公主如何名声在外,赵巍衡又是如何信任她,但这一回事关众人性命,容不得儿戏,即便有以下犯上之嫌,也有人要站出来问上一问,“敢问公主有何凭证?兵器库有重兵看守,即便是守节将军也不敢断言有十足的把握,公主打算如何弄来兵器?”

崔舒若多年浸染,身上早有了权贵皇族身上的不怒自威,她没有因质问而恼怒,反而慢悠悠的道:“谁说一定要从兵器库取兵器,我自有我的法子。

明日自会有兵器送到兵士面前,诸公只需商议如何行事,至于兵器,自有我来操心。”

崔舒若说得言之凿凿,可在一些和崔舒若交道打得少的谋士眼里,难免有故弄玄虚之嫌。

几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刚才质问崔舒若的那个谋士继续问,“公主轻飘飘一句话,事关我等身家性命,总要说个究竟,否则实难安心。昔日赵括纸上谈兵,何尝不是言之凿凿,但却惨败。

长安城内兵器管辖森严,若非兵器库取出兵器,又要从何处取来?公主莫不是要说请神仙凭空变来吧?”

情急之下,难免口不择言,谋士说的多少有嘲讽的意味。

众人虽知不妥,但也确实不放心,有出头鸟在,索性都静下听崔舒若如何作答。

哪知崔舒若竟真的慢慢点头,似乎很赞赏的说道,“听闻裴家多出王佐之才,裴先生果真如传闻般策无遗算,我正是要请神仙变来兵器。”

“这……荒谬!”

谁也没想到崔舒若竟然会承认,鬼神虽遭敬畏,可请神仙变兵器叫人听来还是无稽之谈,过于可笑,能信的人没有几个。

“公主若是帮不上忙,还请在旁歇息,今时情形危急,还请公主勿要玩笑,误了大事。”裴姓谋士气得吹胡子瞪眼,怒气盖过了对尊卑的顾忌。

“我看是裴先生误了大事才对,衡阳少有虚言,昔日求雨难不曾未有应验?我虽不才,但古有撒豆成兵,今日三哥乃天命正统,有神仙相助亦不足为奇。”崔舒若早有准备,论口舌之争,姓裴的未必是她的对手。

往日崔舒若做过的事,在这一刻成为了最好的佐证,确实影响了旁人的判断。

说不定她真的能请来神仙送兵器也不准。

在余下人拿不定主意时,赵巍衡做出决定,“好了,兵器一事已有决断,不如商议明日埋伏何处妥当。”

赵巍衡的态度摆明了是信任崔舒若,加上崔舒若从前攒下的声誉,多数人还是相信的。

一切只待明日,倘若当真没弄来兵器,到时也只能冒险些了。

明王书房的油灯燃到半夜都不曾熄灭,崔舒若走时正是天色最浓的一刻。

赵巍衡亲自将崔舒若送出府门,他对着崔舒若拱手一拜,“兵器一事便全靠二妹了。”

崔舒若回礼一福,信誓旦旦承诺,“三哥放心,我绝不辜负你的信任。今日现身,亦是将一切赌注压在了三哥身上,怎可能儿戏。

阿娘……的事,总要有个公道。”她眸光深沉,显然是极为在乎此事。

赵巍衡造反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因为野心,但不意味着他不恨赵仲平及夏氏等人的腌臜手段,窦皇后何止是崔舒若一个人的阿娘呢?

“你且瞧着,待到事成,我必要为阿娘讨回公道,叫那些魍魉受到应有惩罚。”赵巍衡掷地有声,虎目圆睁。

崔舒若对赵巍衡的性格还是能摸清几分的,知道他不是出尔反尔的人。

原本崔舒若已经该准备走了,赵巍衡拦了拦,用更谨慎的语气道:“拦住赵仲平手底下的巡防营将士的事,全靠明远了。

二妹替我转告明远,他手下三百亲兵要拦得一千巡防营将士,只要半个时辰,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