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难堪。
五脏六腑,宛若烈火焚烧。
不是愤怒。
是焦急!
额头泌出冷汗。
燕王朱棣,在大明和燕华关系急转直下,兵凶战危的情况下,不在燕京坐镇,反而高调前往陈朝。
朱棣出巡其实很低调。
百姓知道的都很少。
不过,在宋三思眼中,朱棣出巡就是高调。
这意外着,一旦双方擦枪走火,燕王朱棣根本没有时间及时制止,不,燕王出巡,就意味着,他根本没打算及时制止。
如今,在出巡前,还把俞靖这个对大明最有感情,与大明松江口水师主力,关系最好的统制官罢免。
换成曾经被大明击败,逃亡海外,沦为海盗的吕珍。
吕珍心中,即便对大明没有仇恨和怨气。
恐怕也有不服气吧?
这老家伙,现在统帅着,天下最为先进,战斗力最为强悍的舰队,要北上。
一旦发生擦枪走火。
这老家伙恐怕会很兴奋。
不介意打一仗吧?
太子失误了!
燕王朱棣根本就是立足战争!想要打一仗!
要不然,怎么会做出,这么多把局势,推向战争的举措!
“我要见吕部长!马上!”宋三思语速急促,声音中,都带着一丝颤音。
叶开冷冷看了眼。
现在怕了?
太子利用王爷的孝心,极限施压时,你们怎么不感到害怕?
叶开冷冷想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跟我来。”
……
“宋千户,鉴于你是锦衣卫,而此地,又是我方军事重地,所以,希望宋千户紧跟着我,不要乱走动……”
宋三思跟在叶开身边,听着叶开语气不善的叮嘱。
眼神四下乱瞟。
他现在当然没有心情,去刺探燕华海军军营。
但他的确被这座设施完善的军营震惊了。
哪怕只是窥豹一斑,冲击都十分大。
大明,无论是京营,还是松江口水师大营,营区设施完全没法儿和燕华海军大营相比。
军队完善的基础设施。
决定了军人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训练环境……
而这些基础,又与战斗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
“四号后勤船,装满弹丸马上撤离二号码头!”
“二十三号后勤船注意,所有人都不准在火药舱室内使用明火,舰长注意了,二十三号装载这威力更大的混棉火药!”
……
宋三思跟着叶开,一路沿着一条林荫硬化路,抵近海军军港码头。
整个码头,十分热闹。
宋三思看了眼叶开,嘴唇动动。
最终到了嘴边的话,又忍住了。
他本想打听一下,混棉火药。
这种混棉火药,据说是燕华数月前刚发明的。
锦衣卫打听到的消息是,在火药中,增加了棉絮。
可他在祖义省,偷偷实验过,根本不行。
其实,宋三思不知道,火药中混入的棉絮,并不是普通棉絮。
而是棉花籽粒上,那一层细小的,绒毛状‘绒絮’,不止如此,同时在火药中,增加了微量白糖。
棉花籽粒上的绒絮,有强助燃的特点。
火枪、火炮的发射药中,增加绒絮可以提高燃烧速度,火药的燃烧速度越快,短时间内,密闭空间内,积累的能量越大。
弹丸初速度越大!
而白糖,可以增加火药燃烧过程中的温度,也是增加密闭空间的能量积累。
……
“报告部长,宋千户带到!”
叶开的声音,将宋三思的思绪拉回来。
宋三思注视中。
一个满头白色短发老者,身穿燕华海军军装,肩章三颗金豆子,在阳光映照下,金光闪闪,在一群同样肩头金光闪闪将领的簇拥下,缓缓转身。
老者褶皱的脸上,不怒自威!
宋三思只觉心头一紧,一股威压,扑面而来。
忍不住暗道:‘昔日,中原失败,如丧家犬逃窜海外,沦为海盗的家伙,如今这威势,比起父亲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吕珍现在可牛气的很。
身为燕华海军部部长。
其地位,几乎相当于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了。
反观他父亲,作为胜利一方,现在也不过是太子东宫卫率统制官罢了。
而这一切,都与燕王朱棣有关。
宋三思在吕珍为首,一群海军将领目视下,焦急、倍感压力。
努力保持镇定,抱拳道:“南洋锦衣卫千户宋三思拜见吕部长及各位将军。”
吕珍抬手回礼,沉声询问:“宋千户求见我方,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