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武.贞观精神正统继承人.则天(10 / 10)

德,也不是她的军事实力,而是吏治。】

开怀的诸人现在表演一个呆滞定型。

“??仙幕方才不是已经介绍过吏治了,那吏治水平甚至可以和我们贞观一朝比肩了,怎就被诟病了???”

李世民连带着臣子们百思不得其解。

而此刻荆州开怀的小武则天脸唰的一下子就白了。

小家伙紧张地拽紧怀中的枕头。

有种不好的预感。

很强烈。

【是的,吏治,前面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的吏治水平是预备预与李世民比肩的,甚至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新出很多新型人才招商方式的。

那为何武则天的吏治才是被千年来诟病得最为严重的呢?】

此刻,殿中的每一个人呼吸急促,想破脑子也想不出为什么原先表现得那么美好的吏治还会有被诟病的地方。

是仙幕的标准太高?还是……

这其中有他们不知道的情况。

李世民紧张得手指蜷缩,他重视吏治,自然知晓吏治的重要性。

吏治不佳则国不宁,百姓生活崩溃。

他原以为这人的治下除了军事一片祥和安乐……

【因为……

武则天奉行酷吏政治。】

【整顿吏治、严惩贪污是好事;设置铜匦,鼓励群臣上书言事是好事;广开言路,下情上达的好事。

但……

滥用酷吏,冤杀者众多。

就不是好事。】

【酷吏政治,是为唯一一个武则天被抨击,但是武则天迷们难以说出反驳理由的抨击点。】

“酷吏?”众人心中一跳,多么熟悉的名字啊,熟悉到没有一个臣子敢相信,这玩意儿竟然会出现在他们唐朝。

“这不是就是汉武帝后期使用的玩意儿吗???”

有记性好的人反应过来了。

他们想起了汉武帝一朝备受后世嫌弃的酷吏政治。

人人皆如惊弓之鸟,人人命如草芥。

那是由上至下的官、民不聊生。

“不会吧不会吧!!”

在场的许多臣子一时之间如同火烧屁股一样紧张。

“难道她也想汉武帝一样提拔酷吏以压权臣和反臣???”

众人双目圆瞪,力求不放过仙幕上的一字一句。

李世民突然想到仙幕前面说的被杀的李唐宗室。

如果只是普通的吏治环境,李唐宗室绝对不会被残害,但若是酷吏政治……

李世民呼吸紧促,身为另类‘前朝’,李家宗室……

危矣。

【以告密制开始:凡属告密之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泼皮无赖、农夫樵人,告密者国家供给驿站车马和五品高官的餐饮费,武皇皆亲自接见,臣下不得私自审讯。「1」

武皇很大气,所告之事若属实则破格升官,若妄言妄也不问责

别具一格的纳谏方式,和汉武帝的告缗制度效果有得一拼。

于是此举一出轰动全国,四方告密者蜂起。

告密制所衍生出来的酷吏政治能够最大程度的排除异己,打击旧门阀士族,彻底打破李世民也无法脱困的关陇贵族垄断的百余年朝政。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打击不赞同异姓女皇登基的朝臣。

酷吏政治,稳定了这个千古唯一一例的异姓女皇登基的统治。】

【但最为可怕的就是这些酷吏。

无本买卖最吸引的不是贤才,而是心怀鬼胎的小人。

生性残忍的周兴、朱南山、来俊臣等20位小人蜂拥入京,接连告密,掌管制狱,成为武周一朝最为残暴的酷吏。】

【历史评价这段历史: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1」】

【武皇统治的十几年时间,酷吏和他们培养出来的徒子徒孙散布于大唐各地,他们用鼠目觊觎着大唐角角落落上的人与事物,对大唐进行着360度无死角的恐怖统治。

无论百姓有罪或无罪,无论宰相和臣子才能是否突出,无论将军知不知名,是否为国家不可动摇之军神。

还有李渊与李世民合起来的三四十多个儿女,以及皇子皇女身后的百子千孙。

数以千万计的大唐子民陷入地狱。】

【罗织之狱,天下涂炭。

那是一个就连后妃公卿交臂就戮的时代。

那是一个人命不如草芥的时代。

一个陷入恐怖统治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