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带来恐惧。
李世民握紧手中的手,看向身侧的皇子皇女们,“会好的会好的,仙幕能够说出来那就代表一切还有转机。”
不怕它说,就怕它不说。
说了才有机会扭转乾坤。
【性仁孝俭素,酷爱文史,善于借古喻今,匡正帝王之失,会保护忠正臣子的长孙皇后,是成就贞观之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与二凤,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
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春风和睦,亲切包容。
但,就在这个国度踏入治世时……
贞观八年,普光寺法师昙藏入宫祈福,长孙皇后的病情得以旋及康复。
贞观十年,生身母亲薨逝以及太上皇的驾崩,双重丧期加持下长孙皇后的气疾被诱药石无医。
贞观十年,李世民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三百九十二座为皇后祈福没能让幸运眷顾。
十三岁与李世民相互扶持走过风风雨雨的长孙皇后于贞观十年六月,崩逝于立政殿,年仅三十六岁。「6」
三十六岁,本该傲然挺立于世,却被埋葬于昭陵地下。】
【恩爱两不疑,最惹天妒。
痛失所爱的李世民在三十八岁这年,用皇帝的角色,活成了鳏夫,过起了又当爹又当娘,“独自”抚养孩子的生活。】
“贞观十年。”此刻,无数双眼睛看到了这个时间节点,无数人看到了迫害贤德皇后的病魔。
“气疾气疾,又是这个气疾,本以为只是让人有头疼之症,没想到竟然凶险如斯,能够让一国之母丧命!”
“难怪陛下贞观后期会被魏征批,要是长孙皇后在的话哪里有魏征什么事情,不用魏征出手长孙皇后先温声细语给陛下进谏了!”
无数臣子,议论纷纷。
李世民心生恐惧。
他为长孙氏贞观八年的病情得以旋及康复而庆幸,没想到仙幕现在就告诉他开心的过早,贞观九年和贞观十年才是硬坎。
李世民眼眶控制不住的发红,鼻头发酸。
她在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
她若不在,不复闻善言,内失一良佐,这世间独我茕茕一人。
有何生趣?了无生趣!
李世民颤声:“父亲也有疾,但父亲却活到七十岁,气疾定然是可延缓的!”没道理他的父皇整天躲在宫殿中吃喝玩乐却长寿,他的长孙氏为国操劳却短命。
不该,不该!
一时间,风疾和气疾在李世民心中划起了等号,完全没有想到老父亲身上的病是风疾而非气疾。此刻,李世民连老父亲和丈母娘被仙幕预测贞观九年就会逝世这件事情都不想管了。
他现在眼中只看到一件事,脑中之想到一件事。
他的媳妇儿再过两年就要离他而去。
长眠地底!
怎能容忍!
三十六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早逝!
没有长孙氏的日子,怎么能够叫日子!
世间之人皆惋惜,就连李渊也对长孙氏竟然三十六岁就去世而震惊。
贞观九年去世,实际上李渊早已心有所感,不意外。
但长孙皇后不一样,这可才三十多岁啊。
李渊觉得,他可能得带着自家二儿子和二儿媳开始养生了。
这一个一个的,活得还不如他一个老头子呢!
【风疾和气疾这两个疾病在隋唐王室广为流传,本质上就是隋唐遗传病。
“气疾”是气管及肺部疾病。
风疾别名长期精神压力综合症,西方名心脑血管疾病。
作为身带这种遗传病的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本应该好好休息,但处于各种矛盾斗争的漩涡中心,长期超负荷工作,快速燃烧生命本源。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身体如同老房子风化一样,年龄增长,代谢能力下降,大量神经毒素积累。
快速老化。】「8」
这一下子,在场的所有人都找到了方向。
“原来这种疾病需要好好静养!”
“难怪太上皇也有这种疾病但在整日欢歌载舞的情况下还能活到七十多岁,原来就是因为静养!”
他们的方向找到了,还愁不能让陛下长命百岁吗!
明君百年难寻,圣君千年难遇,他们现在遇到了这个能从一而终的陛下当然要好好珍惜,神知道再给他们陛下十年,他们的贞观能够发展到什么神奇的样子!
不仅仅臣子们找到了方向,李世民也找到了方向。
他想到了在前面的时代中秦皇汉武政令施行时的方法。
择取天下长寿气疾患者与医师,选取他们能够长寿的共同点,再辅之静养法。
李世民握紧长孙氏的手。
“观音婢,后宫事务是否过于繁杂让你无法静养?”
“位居中宫,统率六宫,还是太过操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