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哭包太宗哭了(精修版)(4 / 9)

,很荣幸的成为唐朝前9个皇帝中寿命最短的。】

这一刻,反思的就不是李世民,而是在场的所有文臣。

凌烟阁文臣组沉思。

是文臣们不够努力才让陛下半夜需勤政,忧国忧民夜半不寐吗?

东征西讨组愧疚。

同为东征西讨,陛下征讨天下完还在当黄牛做苦力,他们竟然玩起了退休,做起了咸鱼!

他们酸涩的心,颤抖着手。

“陛下!臣等不该在天下大定后抛下您养老躺平啊!”武将们哀嚎。

李世民哭笑不得,“众位爱卿哪有仙幕所言那般窝囊咸鱼,爱卿们充当地方总管、都督、刺史时尽心尽力,为朕分忧,朕心已甚慰!”

他的这些老伙计,不忘初心,从未辜负他的期待。

话虽如此,但臣子们的愧疚感还是没有丝毫减弱。

“我们就知道陛下的逝世绝对不正常!”

“幼年时南征北战身体亏损,征战天下后未得修养,积劳成疾!”

“是吾等做得甚少才让陛下忧心至此!”

讲到这里他们不得不谴责一个人。

武将们泪目,窃窃私语:“总觉得太上皇不是东西,陛下当年才十七八岁竟然就派出来打天下,这是什么,这就是仙幕曾经暗搓搓说的压迫童工!还把陛下当作战场主力去攻打天下!真的是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老而为…… ”

这武将直接被尉迟敬德赏了一个水果塞嘴里。

并荣获程咬金大白眼一个。

太上皇还没死呢,你就担敢在皇宫辱骂太上皇,这是不要命?

虽然他们也觉得太上皇做的不厚道。

剥削十七八岁童工在前线打工,私底下却让隐太子和齐王在后面养尊处优作威作福,最后害得他们陛下又是中毒吐血,又是坠马。

本就糟糕的身体再次雪上加霜。

他们在吐槽,在心疼,其他人也心疼啊!

仙幕解释到这里,这一刻,天下人对他们上首的陛下有了新一层面的认识。

“陛下真难,也是真尽心,普一即位尽心尽力就算了,竟然能够做到从一而终,晚年还会因为地方百姓而烦恼。”

最重要的是!

“陛下真的在用生命为我们的治世添砖加瓦!”

“生命!”

士族们更是发现发现自己错了。

“吾发现了,吾一开始以为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是讲陛下为敌后期懈怠昏庸,实际上不是的!”

士族们恍然大悟。

他们错了,大错特错。

“《十渐不克终疏》并不是讲陛下昏庸!而是朝中的官员对陛下过于苛刻!过于追求完美。”

“对呀对呀!陛下只是未能保持“汤武不足,尧舜未远”的理想圣君状态罢了,怎么能够如此说陛下,陛下很难的好不好!”

贞观初期和贞观后期的状态能够一样吗?陛下是人啊!陛下总得喘口气吧!

贞观初期那是紧急战事,啊不是,是需要紧急恢复治世状态!后期那是什么样子的,后期那是他们大唐步入正轨,那是平和状态,他们陛下歇口气怎么了!

他们陛下在大事上可从来没有虚过!

他们陛下为他们做了这么多,他们竟然还在整天瞎折腾让陛下忧心!实在不该!

此刻,无数人后悔之前的任性,无数人后悔之前的躺平,让他们亲爱的陛下如此忧心。

【李世身体不好也真的是身体不好。

本身身体底子就不好,七岁常生病,李渊早年草堂寺造像祈求儿子痊愈的祈福诗句还流传于世。

三十岁后透支过多的身体每况愈下。

“朕积疾累时,今尚虚惙,必欲牵屙就路”;“太宗积疴日久,喜见冬雨”;“上以气痢久未痊”;“朕有气疾,热便顿剧”;“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数日来气发”;“上病痈,御步辇而行”;“上得风疾,苦京师盛暑”:“忧劳烦结,暨至兹岁,风疾弥时”。「3」

感染性疾病痈疾,重感冒转肺炎,消化道疾病“气痢”,在没有抗生素和手术的古代,李世民能够一次一次的渡过这些难关,真的是凭借身体强壮外加御医神奇治疗,是上天眷顾了。

再加上太宗早就有的气疾,风疾还有各种不知名暗疾。

接连的病倒已经说明唐太宗李世民,操心太多,身体亮起了黄灯,才四十多岁,半截身子已入土咯。】

这一刻,自责自己为太宗陛下找事情做的愧疚人更多了!

“吾…… ”

“该死!”

“真该死!”

文臣颤抖。

才四十多岁,半截身子已入土?

他们的陛下,竟然沉疴至此!

李世民:“…… ”

李世民觉得仙幕再说下去,他现在都可以入土为安,再说下去,等仙幕离开后臣子们绝对不会再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