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封笔墨干透的书信,张慕之被字里行间的豪情壮志所感染。
“我自是那鲲鹏天上飞,蛟龙入水来,万不可再这般惶惶度日,待我东山再起,定能成就一番伟业”,张慕之激情澎湃的说到。
话毕,双手又开始挥舞,打起太极。
一团旋涡急风骤雨般腾空而起,将残枝枯叶层层卷起。
顷刻之间、搓土扬灰,天地处于一片浑浊之中。
“张慕之,你又在作什么妖”,李芝芝被弄得灰头土脸。
“我只是让你见识一下,本大侠的盖世神功。下个初七,慕之武馆已向你发出邀请,到馆者赠本帅香吻一枚”。张慕之双眸明亮,俊朗外形赋予他独特的魅力。
李芝芝趁他耍帅之际,早已偷偷离去。
一回家,就见婆婆端坐在门前,手里还拿着那祖传的玉镯。
“时间真快,你来秦家不觉已快两年。想来,下月初七你就年满二十,我也不便再强留于你,你自选去留,我都没有意见”。
“这手镯你戴着刚好,莫要再做推辞”。婆婆将那对玉镯戴在了李芝芝手上。
两只手镯,寓意好事成双。
李芝芝不忍拒绝,感动的泪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
翌日,李芝芝前往山野田间,准备打个野味来孝敬婆婆。
她背着箭弩慢慢踱步而去,一会功夫,就收获一只野鸡。
正当她得意之际,一条小花蛇被野鸡的血腥味吸引,慢慢朝她爬来。
李芝芝上前一步,猛的抓起那条小花,轻轻抚弄一番。
见它乖乖蜷缩在自己怀里,甚是讨巧,一时不忍便将它放了出去。
起身之时,李芝芝不慎将那张蔷薇手帕掉在了这荒山野岭之中。
不觉已至七夕,一大早,村头北边锣鼓喧天,人头涌动,热闹非凡。
原是张慕之的武馆开张。
本以为他只是心血来潮,没想到寥寥数日,这武馆还真开了起来。
“生意似春笋,财源滚滚来,敬贺鸿图大展,开张大吉。吉时已到,鞭炮齐鸣”。
小厮话音刚落,炮仗之声噼啪而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围观群众一片喝彩,踮脚伸脖,眼齐刷刷的都聚焦在这方寸之地。
张慕之扬头眯眼,见时机成熟,立马说起话来:“爹,娘,你们泉下有知,孩儿今日终于得以圆梦。今后,孩儿以武营生,定不负双亲厚望”。
张慕之又点燃三根香烛,一顿叩拜。
然后转身,一脸期盼的看向那李……
竟然眼花,认错了人。
“这位姑娘,看着眼生,不知是哪里人士?本武馆招收学徒,不限男女,仅需一两银子,姑娘可有兴趣”,张慕之开始做起了生意来。
“一两银子,这么贵?”女子面露难色,便转身离去。
“慕之兄弟,恭喜啊,恭喜。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货来”,原是那铁匠罗兆祥。
只见他口吐粗气,手持一柄剑,行色匆匆的赶来,随后一把递给了张慕之。
张慕之拿过此剑,拔出剑鞘,一道银光闪现,雪白透亮,锋芒逼人。
遂又伸出两指,从刀柄滑至刀尖,挥剑起舞,刀猛而急,径直将那铁棍劈成两段。
果然好剑。
张慕之又疾手将利刃稳稳插回剑鞘,只听得那宝剑匣里龙吟,便更觉这手中之物非同凡响。
“红粉送佳人,宝刀赠英雄。此剑,乃我用上乘钢铁,经那旺火反复烧制,又精心打磨锻造而成。慕之兄弟对我罗家恩重如山,这剑赠你,切莫推辞”。
“你一身本领,又有那侠义心肠,从此以后,你就是它的主人”。罗兆祥笑着说道。
“好,好”,众人看得出奇,皆轰然叫好。
“张教头果然武艺超群,又一表人才”。几个妇人抛眉弄眼,一脸痴相。
“罗兄如此割爱,此等胸怀,真是叫人心生敬佩。这宝剑又深得我意,那张某就却之不恭了。虽说这宝剑拿着沉手,舞弄起来却又让人身轻如燕,真是精妙绝伦。不知这剑可有名号”?张慕之问道。
“我赶制匆忙,还不曾赋名”。罗兆祥回话说。
“我见它通体洁白如雪,银光闪闪,不如就叫它雪花宝剑,如何”?张慕之一脸期待。
“那便是甚好,绝配”。罗兆祥频频点头。
“喂,教头,可不可以先学武功,后交钱呐”?一糙汉问道。
“本武馆,凡花甲老人和幼童少年皆可免费求学,其余人等,概不赊账”。
张慕之两手背在身后,扬脸说道。
......
一连几日过去,这武馆却鲜有人问津,门庭甚是冷清。
一日,一女子突然造访,拿出一锭银子扔在桌上。
“这些够我学交学费了吧”,只见此女子梳起高高发髻,头上叶片珠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