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看三妹碗里没菜了,她把一块腊肉夹她碗里,轻声道:“别管这么多,你们就当做看不见。”
三妹就着腊肉吃了一大口饭,“他想读高中,三婶不让他读,想让他早点出来干活赚钱。我怕他想不开。”
三妹看着聪明又伶牙俐齿,但她没有四妹心思细腻,四妹道:“他才不会,他会想办法争取,不会想不开。三婶说是不让他读,最后肯定会让他去的。”
三妹:“你觉得三叔三婶供得起?”
四妹站起身,把碗里的菌子也夹了一块给她三姐:“咬咬牙怎么就供不起了?三婶放出话来不让苏柏松读高中,可能是看爷爷会不会拿出钱来供他读书。”
“爷爷哪儿有钱。”三妹的视角里,爷爷没钱,有一点钱都贴给穷苦的病人了。
四妹不以为然:“谁知道。爷爷就算再穷,没有十块也有八块吧?苏柏松的成绩不差,爷爷可能想要家里出个大学生,愿意拿出老本也不一定呢。”
三妹被四妹说服了。
苏月禾笑着摸了摸四妹苏月青的脑袋,四妹就是那个人不可貌相的人精。
“大姐我帮你把碗拿进去。”四妹接过苏月禾的碗,进了厨房。
四妹不单单是人精,还善解人意。
苏月禾上楼去,她准备进山捡点新鲜的菌菇,明天去县城,可以带给梁正烽。
*
苏月禾今天没带药材来卖,到县城后,梁正烽已经等在汽车站口。
半个月没见,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梁正烽主动接过她手里提着的布袋,苏月禾道:“我进山摘的菌子,给你姐姐他们带回去。”
梁正烽笑道:“巧了,我姐姐姐夫就喜欢吃野生菌菇。这么多啊,你摘了多久?”
“我去采山药,顺便摘的。”
往外走出车站,今天没有太阳,有点风,天气转凉了。
梁正烽牵过她的手:“电影院这个点还在上映《黑三角》,今天不看电影吧,我带了风筝来,我们去放风筝。”
苏月禾打量着来时两手空空的他,笑问:“你风筝在哪?”
“车上。我今天开车来了。”
苏月禾很诧异:“你哪儿弄来的车?”
梁正烽:“部队的。去年我立功获得一项实物嘉奖,我选择了这辆破吉普车,修好了,我就有使用权。今天我可以送你回家。”
言外之意,她不用着急赶客车回家了。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这个年代,不是谁都能弄到一辆车的。
苏月禾想了想,等会儿放风筝不知道要放到几点,她拉住他:“我要先去把猪粮买了。”
“红薯和番薯苗是吗?”
“你还记得?”
“我买了红薯。”
“啊?”
梁正烽往路旁一辆吉普车走去,他打开后尾箱,只见里面放了五麻袋的红薯。
“我前几天让司务长帮忙买的。”
这些红薯,个头贼大,表皮光滑,一看就是上等好货。这要是用来喂猪,有点可惜了。
苏月禾忐忑问:“很贵吧?买了多少钱?”
梁正烽知道她肯定会把钱还他,五袋红薯他买了15块钱,他也不知道贵还是便宜,但看苏月禾的表情,可能司务长进的货太好了,价格也应该偏贵。
他赶紧虚报价格:“买了七块多不到八块。”
这么便宜?
苏月禾拿起一个红薯,“你知道在哪儿买的吗?”
“你还要?我下次再让司务长给你买。”
“这么便宜,我们村应该很多人要。”
梁正烽瞬间门哑口:“……”
他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么?
苏月禾看了眼梁正烽一闪而过吃瘪的表情,马上猜到他应该是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她忍不住笑了。
“你笑什么?”
苏月禾也不揭穿,还替他解围:“这么好的红薯是不是要粮票啊?那没办法帮村里人买了,谁能有这么多粮票。”
说着她从包里数了八块钱递给他:“不能让司务长吃亏了。”
梁正烽笑着收下钱,他给她打开车门:“上车。”
苏月禾爬上吉普车,她好奇地前后看了看,轻轻摸了摸有些破损的真皮桌椅,能有这样的一部车,真好啊。
书里说,三十年后,中国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真希望那个年代能早点到来。
她突然想起来:“我还要去买红薯苗。”
“我刚才去集市上找了一圈,没有红薯苗。我就问了别人,说是收红薯的地方有红薯苗卖,可以直接上门买。”
“直接上门买?”
“就县城附近的林坝生产队最近在收红薯,我们去那边看看,然后再去放风筝。”
她对象给她安排地明明白白了,苏月禾只需要点头微笑着说好就行。
启动车辆,他道:“坐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