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里面背水,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我再也不浪费水了。】
【哎,明白胡姐是什么意思了,像我这种三分钟热度的人,自觉去撤回申请了。】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也有性格坚毅的。
看到西北的景象,也不过当成提前熟悉工作岗位。
这群人中,大部分都是吃过苦的。
他们懂得被钱为难的滋味,也明白工作的不容易。
西北的治沙的活动在他们眼中,更像是一个更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机会。
“莎莎,你真要去啊。”
在H市的一个小出租房里,同租的余丽不放心的望着她。
她们面前的电视上,正投屏播放着胡珍珍账号的直播。
“这里看上去也太苦了,你能受的了吗?”
被叫做莎莎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子。
她瘦瘦小小的看上去做不来什么力气活,可在公司里,平时连桶装水都是她帮忙换的。
余丽知道这小姑娘不容易,尝试建议道。
“不然我去替你向主管申请申请,没准能加加工资呢。”
莎莎摇摇头,“算了丽姐,你也知道,加也加不了多少。”
余丽没在劝了。
莎莎说的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情况。
两个人都是从小村子里出来的,莎莎比她要更不容易一点。
她家里还有个妹妹留下乡下。
莎莎自己因为家里没钱没读成书,却不想妹妹跟她一样。
在生活之余,总会攒一笔小钱,寄回家去,给妹妹做学费。
她父母命苦,一辈子都是破落户,家里的房子破了洞,都要攒攒钱才能修上。
“丽姐,你可能要找个新的合租的人了。”
莎莎笑着跟余丽告别。
“等我从西北回来了,一定请你吃饭。”
两人的情况很相似,余丽长她几岁,有时心疼她,就借口买多了,请她吃东西。
没想到这小姑娘不声不响的,却都记在了心里。
她心里不是滋味,一下子难受起来。
“你好不容易挣点钱,还是留着花吧。”
莎莎的手臂细细的,爆发出来的力量却不小,一下子把余丽揽了过来。
“放心吧丽姐,到时候我就是有钱人了!”
“只不过一定比现在还黑,我要是晚上回来,你说不定还找不着我咧。”
莎莎看起来丝毫没为未来担心,把原本愁眉不展的余丽逗的笑了几声。
“没事,黑点也不耽误咱们漂亮,黑珍珠也是珍珠。”
这一夜是告别,两个人都没睡,拉着手躺在沙发上,畅想着未来。
二十万,对莎莎来说,足够构成一个美好的未来了。
两天之后,人数总算稳定下来,最后定格在二十八万。
就算最后有人半途而废,这个数字也不会缩小太多了。
胡珍珍终于定下了心。
虽说二十八万人,也是用亿作为计量单位,来付钱的,可对比起八十万这个数字,二十八万就显得好接受多了。
运输的压力也不至于那么大。
胡珍珍的心里这样想着,听到周总拨来的电话的时候,还是没绷住。
“周总,你刚才是说,把一整辆高铁的票都买了?”
“也不是一整辆”,电话那头的周总看了眼秘书递过来的数据,想到是跟别的公司一起承担费用,才压下狂跳的眼皮。
“是买了今天能开往西北的所有车。”
说包车或许显得有些过分。
但事实就是,一张张的火车票买下来,这辆车跟被他们包了也没什么差别。
也幸好那边本来就偏僻,这时候又不年不节的,没什么人坐火车出行。
一辆高铁,每一站都会上来很多人,可这些人,全是冲着一个目标去的。
这种景象可不经常出现。
至少在这之前,李志从来没见过。
他老家就是西北的,刚好跟这群要去治沙的人同路,是这一节车厢里,唯一一个外人。
车上,其他人一路都在热聊,李志在旁边听着,也跟着心潮澎湃。
他拍了条视频,发到了网上。
“全都是去西北治沙的人,好多人都很年轻。”
发出去的时候,李志只是想抒发一下感概。
感慨西北的环境可能会变好了,他的家乡不会再笼罩在黄沙之中,感慨祖国的年轻人有干劲,感慨社会上也有关注自然的善心人。
但发出去之后,这些感概全化作了一个。
“妈呀,好多人啊。”
几分钟,点赞数就冲到了五千。
李志就是个普通人,还没见过这么多点赞数呢,一下子都吓到了,惊呼一声。
他这一声,瞬间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
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