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听有面试,李大姨就知道有机会。
她立刻报上了自己的电话跟姓名,甚至连做什么生意都说的一清二楚,就是想给电话那头的人留个好印象。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李大姨确实成功了。
刘安确实记住了她,也记住了她迫切的渴望。
既然李大姨已经知道了,刘安就顺势将原本公布招聘的时间提前了,发了出去。
一看是胡珍珍的招聘,有不少人都表示感兴趣。
可一听是要去东边那么偏僻的地方给工人们做食堂,大部分人又退缩了。
那可太偏僻了,真要去了,可就要住在宿舍里了,到时候不安全怎么办。
就算刘安解释了食堂的人会有单独的住宿地点,这一点依旧让很多人犹豫。
加上招聘上没有提及福利,只说了是稳定工资,退缩的人就更多了。
到了面试这一天,靠着胡珍珍以前积累下来的有钱的名声,来了二十几个人。
但刘安只扫了一眼,就排除了其中的大部分人。
二十出头的小姑娘,穿的漂漂亮亮的来面试,一看就不能放到工地去干炒菜的活。
小青年瘦的皮包骨,看起来连锅铲子都举不动,也排除。
看来看去,竟然就只有李大姨跟两个大姨是靠谱点的。
食堂很大,招聘三个人也不多。
刘安最后就定下了这三个人,准备让她们先干几天,看看情况。
工地的厨房原本有四个人,由于胡珍珍要盖的东西技术高,需要专业人士,雇佣的工人格外多。
除了普通的建筑工人之外,还有不少木工和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这人一多,食堂做饭就有些做不过来了。
给工人们做饭,跟招聘普通厨师不一样,
胡珍珍也明白这个道理,嘱咐过刘安,主要看中做饭好不好吃,能不能做大锅饭。
至于菜色,是次要的东西。
工地最重要的就是让工人们吃饱,在尽力的范围内让他们吃上好吃的东西。
在这个范围内,常年在外做小摊位的摊主们其实很符合标准。
李大姨被选上之后,刘安带她去熟悉了一下环境。
“这边已经盖完了,是专门给食堂住的,前头那个白房子就是厨房,这儿都跟工人们的住处分开。”
刘安带她进了宿舍。
“一楼是男士住的地方,二楼是女士,两个人一间,宿舍都是防盗门,可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李大姨一看这环境,心里那点担心立刻就消失了。
这座小二层建的跟原来的筒子楼一样,一条长长的走廊上分了几间方,每个都有独立的空间。
加上有防盗门,跟住在楼里也没什么差别。
李大姨进去看了一眼宿舍,里面甚至比她之前租的便宜房子还要好呢。
“住宿这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来说,有意见也可以提。”
刘安这话说出来,李大姨迅速接话,“没意见没意见,这好得很哩。”
另外两个大姨也是常年打工的人,看得出好坏,也连忙跟着附和。
“那就好,我们接下来说说薪资福利的问题。”
……
两天后,百花美食城正式交付了。
胡珍珍在一堆名字里,选了最浅显易懂的这个。
美食城,多接地气的名字,一看就知道跟小吃有关系。
陈开跟胡珍珍汇报的时候,她正兴致冲冲的自己设计招牌呢,准备过两天做出来挂在美食城的门口。
“谁?之前遇到的那个炒面的大姨吗?”
“是的老板,就是她,她一回来,就主动去参加东区的招聘了,现在就在食堂里工作。”
胡珍珍略略有些惊讶,“那她的档口呢?选了吗?”
“已经选了,好像说是要她丈夫帮忙装修。”
陈开回忆起那一通交流电话,没忍住笑了出来。
“她可是老板您的超级粉丝,听说我是您的管家之后,无论如何也要我向您转达她的感谢。”
“我竟然也有粉丝了?”
还是一位年过四十的大姨。
胡珍珍自己都觉得好玩,主动从陈开那接过了大姨的资料,看了几眼。
这一看,她才知道,大姨这句超级粉丝确实不夸张。
支援H市的事情不谈,大姨为了去买她名下的自动售卖机里的玩偶,竟然还要每周都去市中心的商城一次,比上班打卡都准时。
还为了她在商场里跟路人吵过架,并且吵赢了。
然后把这件事骄傲的写进了简历里。
胡珍珍越看越憋不住脸上的笑,“行,看来我真是多了个超级粉丝。”
她把大姨的简历还给陈开,“这样吧,明天你去百花美食城看看,问问大姨的档口想装修成什么样的,就当我做粉丝福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