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番外:后来 无责任番外(2 / 3)

是挺高兴的。

见李治回来,她挑眉问道:

“宫中情况如何?”

李治上前牵住她的手,带着她往花园里去。

“还是老样子,耶耶身体不太好了。四哥有心争储,但我觉得他成不了气候。”

李世民原先是不想考虑其他儿子的,他觉得历史上自己就是在承乾的问题上做错了,才导致后来的悲剧,还有大唐陷入习惯性内讧。

但李泰很聪明。

他问李世民,为什么您自己不服太子就可以夺嫡,我却不行呢?自古皇位有能者得之,我觉得我不比长兄差。

先不说他自己是不是真的比李承乾有本事,这番话从道理上来讲确实没什么问题。

李治自己都是认同的,甚至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历史上的李治或许一开始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但是现在的李治有。

在知道自己能够成为青史留名的厉害皇帝之后,哪个男人愿意放弃登基的机会呢?

至少李治的野心是起来了。

可他和李泰不同,他不会为了皇位连亲情都不顾。

所以李治选择直接去找太子兄长,和对方促膝长谈了一夜。

兄弟两个自小关系就好,他们年岁差得有点多,李治晚生几年甚至都能给李承乾当儿子了。

李承乾听到弟弟说他想和自己公平竞争,并没有什么意外,也没有生气。

这些年在父母的教导和天幕的开导下,李承乾没有走入偏激的死胡同。他甚至还能自我反省,承认自己不如弟弟。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

“雉奴,我确实不如你。我心态不好,不一定能当得好皇帝。不过我没当过,也不好说,或许我可以呢?那就我们兄弟两个公平竞争,各凭本事,我想耶耶应该也更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如果是青雀,李承乾不会松口,也不会傻乎乎地觉得两人真的可以良性竞争。

但是雉奴不一样,雉奴不会为了权利残害前太子和前太子的子嗣,他是个心软善良的人。

……好吧,善良这个有点不太适合形容雉奴,天幕都认证他是第一黑莲花了。

可李承乾还是对他家小九弟弟有滤镜,觉得雉奴哪儿哪儿都好。为此他还跑去和李世民说要和小九公平竞争,把李世民弄得哭笑不得。

儿子们太有本事也是个问题,手心手背都是肉,选谁都很难抉择。

偏偏个孩子里有两个想法清奇,政治斗争还能搞象牙塔似的“良性竞争”,听上去仿佛天方夜谭。

可是再怎么离奇,也总比兄弟相残要好。所以李世民哪怕头疼储位不稳、太子可能会立了个寂寞,还是默许了两人的比试。

不过李泰可以提前出局了,公平竞争的前提是不会对同胞兄弟心怀恶意。

李世民心想,那就让他看看承乾和雉奴到底谁更适合继承大唐吧。

相信以他们兄弟的感情,即便有一方落败了,他们也能约束好自己的党羽,默默成为辅佐另一位的贤王。

有谁规定皇家不能出现这样的“童话故事”呢?中华上下五千年,总能有点神奇的例外出现的嘛。

大汉。

刘彻可不会在掉过的坑里再掉第二次,所以得到天幕的预警之后,他坚决不让自己重蹈历史记载上的覆辙。

呵,这次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搞掉他的太子。

史书都证明了,那种危急的情况下他家据儿都没想着造老子的反,只想着诛杀乱党,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家据儿就是个孝顺儿子!哼!

不过虽然不用担心这些,但儿子的寿数还是要担心一点的。

刘彻看着自己人到中年的儿子,有点忧心。唉,万一太子没活过他咋办?

这些年刘彻可没仗着自己能活就不搞养生,他可惜命了。

活到七十算什么?他巴不得能活一百多!

刘彻摸了摸下巴,对刘据说道:

“据儿啊,反正你现在继位也不一定能当几年皇帝。要不父皇我努努力,活到你孙子能继承皇位的年纪,直接传位给他,你说怎么样?”

刘据:……

真不愧是我爹,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创死别人。

历史上刘病已继位在公元前74年,当时他十七八岁。不过亲政是在六年后霍光去世的时候,但刘彻觉得十七八岁的刘病已也差不多可以独当一面了。

也就是说,刘彻只要比历史上多活十年左右就行了。

十年而已,他可以的!

刘据:…………

这个时候,就得喊一句“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呼?”——前提是刘据能活到他孙子继位那段时间,不然只有十年。

算了算了,别好高骛远了,他还是先努力活到历史上他爹的死亡年份吧。

大秦。

或许是养生之法真的很有效果,也或许是过分劳碌确实是导致始皇寿数锐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