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了,且几乎都是刘彻亲自提拔起来的武将。
其中蒙家兄弟因祖父蒙骜曾是吕不韦心腹,所以在吕不韦倒台之后只剩唯一的靠山刘彻。
王家父子在一统六国之前籍籍无名,记载都不多。
李家倒是家世显赫,但李信本人性格和行军风格上的缺陷太大,随时会因为犯错任由刘彻拿捏。
总之,针对上述几个将领的挑拨离间,在刘彻这里是不存在的。
刘彻骄傲地表示:他们都是寡人心腹,只能依靠寡人,不可能背叛!
既然都是心腹,那灭六国有什么难的?困难模式只是困难,又不是完不成,大不了他多花两年。
因而对于旁人来说最难接受的六十万大军在外三年,对刘彻来说反而不算个事。
史上始皇花了十年一统六国,刘彻虽然多花了几年,倒也没有拖太久。
毕竟阻碍大秦灭国脚步的,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粮食。
十年灭六国,几乎年年都在打仗。青壮的耕种受到影响,所以这是一场恐怖的消耗战。
始皇可以做到十年完成壮举,是因为打下一国之后,就用这国的存粮充作军粮,继续攻打下一个国家。否则光靠大秦的存粮,根本是天方夜谭。
可即便如此,大秦国内也不是没有人唱反调的。总有人觉得这样步子迈得太快,应当休养生息,徐徐图之,给国内喘息的机会。
对此,始皇和刘彻的反应几乎一致:
“是给大秦喘息的机会,还是给六国喘息的机会?燕国、齐国等都遭受过灭国,然而数年后便在其他几国的支持下成功复国,你们莫非还没吸取教训?”
就是要趁着其他国家没空腾出手来,直接把所有国家都灭了。否则一旦休战,就是剩余国家联手帮忙复国的时候。
到那时,才是真的白折腾一场。
朝政反对派语塞:
“可是连年征战太耗国力了啊!”
然而头铁的始皇是不会听的,只要大秦这辆战车还能开,他就会继续开下去。
至于刘彻……
刘彻百思不得其解:这话怎么感觉哪里听着有点耳熟啊?
失忆的刘彻当然不知道,他觉得耳熟是因为他当年打匈奴的时候,朝堂上也有人吵吵这个。
但当初的刘彻能坚持打匈奴,现在的刘彻也能坚持灭六国。
其他玩家里有不少担心大秦撑不住,选择了休养生息,这一修养就做了白工,但刘彻可不会。
刘彻:寡人要当天子,天底下的地盘都得是寡人的,所以灭六国肯定要灭!
TOP癌让刘彻觉得只当个秦王不太行,这样显现不出他和历代秦王之间的区别。
正好大秦往上数好几代秦王都想着当老大、甚至是一统天下。刘彻觉得自己这么做还能顺带达成先祖的夙愿,他可真是太孝顺了。
一箭双雕,他喜欢。
于是等到成功一统天下之后,刘彻目标达成了,有点空虚。
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就在这个时候,朝堂上有人提议分封诸位公子。
刘彻刚开始还听着,因为毕竟朝臣们提议的是让他给自己儿子封地。都是自己的崽,疼一些也没毛病。
但是听着听着,刘彻开始觉得有问题了。
“诸侯王权力太大,朕觉得不太行。”
刘彻心说他才刚把天下所有土地都收拢到自己手心里,个小兔崽子就想分他的权、从他手里分走几块土地,你做梦呢!
如果分封的不是他儿子,而是别的什么人,这不就和他好不容易抢到了完整的拼图碎片,却愣是要分几片给别人一样么。
朝中就没有几个强迫症的吗?看着拼图上缺几块不觉得难受吗?
刘·权癌晚期·彻,表示拒绝。
先秦时期分封的诸侯国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各国可以在自己国内搞小朝廷。上到丞相下到普通官吏,应有尽有。
一个国家内有N套完善的领导班子,你还指望诸侯王不会造反?想什么美事呢,你都把权利送他手里了!
哪怕真要给封地,也不能允许他们在封地里设立什么丞相之类的,否则就是饮鸩止渴。
可是朝臣表示,如果不搞分封,那么地方不好管理。
刘彻反问:
“为什么会管理不过来?朕多派几个心腹去地方不就好了?”
信儿子不如信心腹,儿子会造反,心腹不会。
朝臣:???
不是,为什么陛下你会觉得儿子会造反但心腹不会?儿子造反好歹皇位还在自己人手里,心腹造反就成别人家的了!
刘彻嗤之以鼻。
都是造反,谁比谁高贵呢。而且儿子不是个个合他心意,心腹却是他考量过人品的,他就是觉得心腹更可信一点。
朝臣:那您要给心腹分封吗?
刘彻:怎么可能?朕顶多给他封个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