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人限制起来了,直接杀了岂不是更方便?都不用等金人来抓人了。
说来说去还是大宋烂到了根子里,太难救了。
一群人郁闷地从副本里退出来,心说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大怂就那巴掌大块地盘,都没完成大一统呢,怎么幺蛾子那么多?专门培养反向人才的是吧?
赵匡胤不是第一次进北宋末年的副本了,但是进一次气一次。
唯一的安慰是后来赵构没了儿子,只能把皇位还给太.祖一脉。而继位的赵昚,干得还可以。
赵匡胤:所以南宋给大宋挣回了一点脸面没有?
戌狗教授:那倒也没有。
赵昚的孙子、南宋第四代皇帝宋宁宗,这位的骚操作也挺多的。
这人政治能力一般,执政前期韩侂胄把持朝政,执政后期则是史弥远与杨皇后把持朝政。
然后前期的时候还好,打击投降派、禁理学、支持北伐、追封岳飞削爵秦桧。后期就反过来了,搞出了两宋史上最屈辱的嘉定和议,还任由史弥远恢复秦桧的美谥和爵位。
除此之外,宋宁宗在位期间门还出现过大权在握的主战派臣子被主和派暗杀的事情。
被杀的就是前期掌权的韩侂胄,首级被送去了金国作为嘉定和议的“诚意”。
然后宋宁宗的后世评价是:一名忠厚之主,虚心好学,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
赵匡胤:???
赵匡胤:??????
赵匡胤一口老血哽在喉头。
你大爷的,这小子可别虚心纳谏了,纳的都是什么鬼东西?听劝之前不筛选一下的是吗?谁说你都听啊!
两宋皇帝的后世评价水分也太多了。
赵匡胤本以为只有自己弟弟的血脉不行,现在看来自己的血脉也不太行。
想想也很合理,毕竟他看好的儿子赵德昭都能干出被叔叔抢了皇位,不仅不想着抢回来,遭受斥责后还羞愤自尽的事情。
在赵匡胤自闭的时候,戌狗教授已经说完了宋朝这一趴。
南宋的末代皇帝没什么好说的,小皇帝不到十岁就以身殉国了,还是个孩子。在位还没一年,好日子都没怎么享受过。
宋末能支撑这么久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它熬过了金国啊!
金国公元1234年被蒙古灭的,宋朝1279年才被灭,足足差了四十五年呢。
要知道元朝正儿八经从建立到灭亡,也就九十八年,这都快半个大元了。
而且元朝真正一统天下还在改国号为“大元”的八年之后,也就是元朝大一统的时间门只有九十年。
赵匡胤:谢谢,但是并没有感到安慰。
被反复拉出来对比时间门的元朝人也很不高兴,尤其是在戌狗教授盘点的时候一笔带过了大元末代皇帝的情况下。
元朝人:为什么不说大元的皇帝?!
戌狗教授:因为大家对元朝不感兴趣。
比起说元朝是怎么没的,大家更想看朱元璋是怎么一统天下的。
就元朝那个处处是毛病的情况,灭亡才是正常的,能支撑下去反而不正常。要罗列为何会亡国,根本列不完。
元人:……
其他人摩拳擦掌:
“终于轮到我们扮演朱元璋了吗?”
一群人怀揣着满腔热血进入副本,然后在鄱阳湖水战的时候被打了个一脸血。
说真的,在此之前史上出名的水战不多见,所以擅长水战的将军也不是很多。尤其是元末这会儿已经出现热武器了,这个又是大家不熟悉的东西。
一群陆地战选手到了船上能不晕船都算好的,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曹操被赤壁之战支配的恐惧。
不过。
“这个鄱阳湖水战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朱元璋破敌的方法是令灵敏轻便的小船装载火药,趁着东北风刮起来的时候点火靠近敌军大船,用火攻干掉了陈友谅的船队。
赤壁之战也差不多,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里写的铁索连环,但根据《三国志》记载,周瑜用的也是小船装载柴草膏油,趁着风势点火冲入敌军船阵之中。
大家看完:……好家伙,陈友谅你是一点没学到汉末时期的教训啊!
这俩套路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周瑜那个是假借投降接近敌军,朱元璋这个是仗着船小轻快搞敢死队,其他的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的敢死队能搞成功,也多亏了陈友谅自己“联巨舟为阵”。
当然不是所有船都被他用铁锁连在了一起,只有那些机动性差的巨舟。
这些巨舟原本不是为了打水战建造的,而是想仗着高大直接连接临江的南昌城墙。作用类似于数十丈高的战车,车顶直接与城墙持平,让士兵通过天桥冲入墙上。
可惜朱元璋把城墙往后挪了一段距离,让巨舟无法直接连接城墙顶部,这招就废了一半。
后来朱元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