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专题:亡国之君2 始皇:李渊当什么皇……(4 / 6)

得到女子的功绩,赏罚分明、值得追随。

扮演李渊其实十分轻松。

毕竟李世民都把造反流程全部搞定了,打仗也有他和公主领头。两位都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招揽了一大波武将,而战时的文治也同样有李世民招揽的大才能够接手。

李渊本人都干了什么呢?他邀买人心,结交英杰,扩充大唐的队伍。有时候也带兵打打仗,取得几次胜利。

但他不干这个问题也不大,直接原地退位捧老二上去当领头人说不定能做得更好。

始皇左看右看感觉不是很需要自己,他穿李渊的话,唯一能替李世民做的就是不去折腾李渊那些骚操作。

当个安静的吉祥物就挺好。

奈何始皇闲不住。

始皇自己是不懂打仗的,不过给他几个将军辅助坐镇大后方没什么问题。

他还在思考怎么和李世民说以后他不去前线了,李世民自己先过来了。

李世民上来就说他打算兵贵神速,直接挟胜速取长安。而另有一方认为应该“先克河东,然后西上”。

历史上李渊选择双管齐下,综合了两种意见。

换成始皇……

始皇看看提议前者的李世民,这人据说军事能力排在华夏前三。再看看提议后者的裴寂,不认识,这谁?

始皇果断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议。

外行坚决不指导内行,打仗的事情他听李世民的。

反正就算出问题了,李世民肯定也能力挽狂澜,不用他操心。

始皇的心态就是过来瞧瞧热闹。

左右是个游戏世界,玩崩了也不要紧。而且被玩崩的是大唐又不是他的大秦,他没给李世民捣乱就不错了。

不过考虑到李世民还在打仗,抽不出空来管事,始皇还是稍微搭了把手。

打仗他不行,坐镇后方统筹全局他还是可以的。当初灭六国的时候他都干顺手了,隋末这局面小意思。

灭六国还需要他帮着想办法内部瓦解敌人,因为赵国是真的很难正面灭掉。但是隋末不一样,隋末的都可以打,随便打。

始皇翻遍记载,发现暂时打不过的可能就一个突厥。

很好,那就去找突厥玩玩。

于是李世民和平阳昭公主在前头打仗,始皇在后头处理政务的闲暇之余挑拨挑拨突厥。

未来威胁大唐的是东突厥,既然有个东突厥,那肯定还有个西突厥。

东突厥打大唐是觊觎富饶的中原土地,但,谁说只有大唐有油水?西突厥把控丝绸之路,也是个肥羊啊。

始皇回去思索怎么挑拨突厥内斗了。

别的都是虚的,得让东突厥觉得自己打不过中原,来中原捞好处不如去找西突厥干架。

好在东突厥是数年后才受了王世充等人的蛊惑,起了心思打唐朝的。

当时李渊因为没有平定内地,就选择赠与东突厥一些财物安抚对方。结果反而让东突厥贪得无厌,觉得大唐好欺负。

武德四年的时候,突厥和大唐在北边时战时和。没有给突厥足够的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打不过大唐。

当时李世民在和窦建德打。

平阳昭公主在坐镇大后方。

始皇在想,能不能抽一个出去收拾东突厥。

平定内部事关重大,拖延不得,必须尽快搞定所有反对势力。那么让平阳昭公主去前头打突厥,试试看她能不能打赢。

应该问题不大。

公主不在的时候大唐都没输,没道理她去了反而情况更糟糕。

更何况六月份李世民就搞定窦建德了,之后一直到十二月,窦建德的旧将刘黑闼举兵造反,李世民才重新出征。

中间门这六个月李世民在干什么呢?

李世民在研读经史子集,开文学馆接待四方学士。

你敢相信李世民是真心想做这个的吗?北边东突厥在和大唐打仗啊!内部也不算安稳,只是没有非常大的起义势力而已!

始皇揉了揉太阳穴。

作为一个卷王,始皇有点看不得人才清闲下来。但是李渊显然没这个毛病,所以他很乐意功高震主的儿子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看书。

始皇觉得这就是浪费人才,李渊这种家伙当什么皇帝?修长城去吧!

说起修长城,始皇更生气了。

隋朝还是有修过长城的,但是后头起义频发的时候,明显长城没起到太多作用,不然能让东突厥那么猖狂?

晋朝内斗没防住胡人偷家,你李渊教训没吸取到是吧?宁愿把儿子放着看书也不让他去打突厥,非得等到突厥打到都城外了才让儿子出去交涉。

别的王朝末年是看末代皇帝的骚操作生气,隋朝末年是隋炀帝和李渊一起搞事情。

因为放任东突厥没管,后来李世民大破刘黑闼之后,刘黑闼跑去投奔突厥了。短短三个月,刘黑闼借着东突厥的帮忙重新举兵,继续和大唐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