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徽宗延福宫(2)(1 / 2)

在凝和殿附近,有两座小阁,名曰玉英、玉涧。

背靠城墙处,筑有一个小土坡,上植杏树,名为杏岗,旁列茅亭、修竹,别有野趣。

宫右侧为宴春阁,旁有一个小圆池,架石为亭,名为飞华。

又有一个凿开泉眼扩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于堤上架一道梁入于湖水。

梁上设茅亭栅、鹤庄栅、鹿岩栅、孔翠栅。

由此到丽泽门一带,嘉花名木,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

光听这些宫殿的名称,你就不得不佩服赵佶这个才子是多么的学富五车。

后人骂他是昏晕皇上似乎与事实严重不符。

唐宗宋祖是被后世人赞誉的皇上,可在宋太祖赵匡胤手中收回青唐了吗?

没有!青唐在唐玄宗手中丢失,远离中原朝廷350年,北宋几位被歌颂的“英明皇上”都没有收回来,宋仁宗时,还被西夏人打得满地找牙。

完成领土回归的是宋徽宗,他重用了太监童贯,是童贯不惧强暴,率领大军打败吐蕃人,使被蛮夷强占350年的领土回归母亲怀抱。

徽宗皇上童贯又重用蔡京,被人骂成历史上最没有能力治国的皇上,那都是谬论人云亦云没错,可人家蔡京有才啊!

是谁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教学根本——学校?

不是孔夫子,不是孟子,而是宋徽宗和他的宰相蔡京。

蔡京的“崇宁兴学”是全国开办学堂的开始,宋以后的一千年时间里没有人出其左右。

蔡京主张的“丰亨豫大”就是现在的宏观市场经济,以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蔡京的理想太超前,“丰亨豫大”根本不符合北宋当时的社会。

贪官污吏逼得老百姓活不去,纷纷揭竿而起,“丰亨豫大”只能是朝廷“腐败”的一个实例。

譬如宋徽宗敕命朱勔去江南采购“花石钢”,目的是为了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但最后成为各级官吏层层加码盘剥老百姓的借口。

方腊为什么起义?就是因为花石钢。

花石钢运送到京城后建造了艮岳,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最终成为宋徽宗“祸国殃民”的口实。

宋徽宗后来也认识到自己准允蔡京“丰亨豫大”是一个错误,被羁押五国城后写了一首诗叫《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山南无燕飞。

九叶鸿基一旦休,

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

故国悲凉玉殿秋。

徽宗皇上大不必自责,他支持蔡京的“丰亨豫大”其实没有错,只是时代不同,忽视了女真那些荒蛮混混才落了离乡背土的可悲下场。

延福殿肃穆庄严,文武大臣分左右两边伫立,一个个戴着长刺璞头,手执朝笏,神情严峻 。

徽宗皇帝坐在丹墀上面的龙椅上,周边站满太监和宫娥;他今天要宣布一件大事情——册立太子。

宋徽宗有多少子嗣似乎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有名有姓宫廷有记载有35个:

1、长子赵桓,母显恭皇后王氏。

2、次子赵柽:早殇,封衮王,母显肃皇后郑氏。

3、第三子赵楷封郓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4、第四子赵楫:早殇,封荆王。

5、第五子赵枢封肃王。

6、第六子赵杞封景王

7、第七子赵栩封济王

8、第八子赵棫封益王,母贵妃刘氏

9、第九子赵构,封康王,母韦贤妃。

10、第十子赵材早殇,封邠王

11、第十一子赵模封祁王,母贵妃刘氏。

12、第十二子赵植封莘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13、第十三子赵朴封仪王。

14、第十四子赵棣封徐王。

15、第十五子赵鄂封沂王。

16、第十六子赵栱早殇,封郓王。

17、第十七子赵栻封和王。

18、第十八子赵榛封信王,母贵妃刘氏。

19、第十九子赵椿早殇,封汉王。

20、第二十子赵梧,封安康郡王。

21、第二十一子赵楗,封广平郡王。

22、第二十二子赵机早殇,封陈国公,母懿肃贵妃王氏。

23、第二十三子赵梃封相国公。

24、第二十四子赵樾,封瀛国公。

25、第二十五子赵柍,封建安郡王,母贵妃刘氏

26、第二十六子赵椅,封嘉国公,母贵妃刘氏

27、第二十七子赵栋,封温国公

28、第二十八子赵楒,封英国公,母贵妃刘氏

29、第二十九子赵桐,封仪国公。

30、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