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勾栏瓦舍(1)(1 / 2)

陈达将自己的白马和丈八点钢矛寄存在大黎山鸱鸮岭甄大木头家,给了甄大木头一锭五两重的银子, 换上甄大木头掏大粪时穿的服装,揣上进出翠花楼的腰牌,坐在小毛驴拉拽的粪车上,提心吊胆地向白河县而去。

大黎山鸱鸮岭距离白河县十里路不是很远,但山道上已经有史斌的人马疾行。

陈达将甄大木头曾经戴过的璞头沿拉到下巴上罩住脸只露两只眼睛,从身边经过的少华山将士没有认出他来。

陈达放着好端端的少华山三头领不做,偏偏要受这种羊罪,还不是牛吃枣刺自寻?

当然陈达如果坐上永兴军节度使的高位,眼前的一切便会翻个个。

只可惜天不佑陈,使他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无可奈何花落去,陈达只能上翠花楼去见那个名叫完颜呀咕嘟的女真人。

完颜呀咕嘟是女真人这个毋容置否,可他是女真的官吏还是草民,陈达并不知道。

不管完颜呀咕嘟是官是民,陈达决定都要找他。

是官的话最好,陈达可以一步登天;直接进入女真人的要害部门。

是民也不打紧,可以通过他结识女真上层,照样飞黄腾达。

陈达之所以信心满满,那是因为他有押住宝贝——关西五路图。

关西五路图是宋军的西北防务图,上面清楚地表明方位、兵力、隘口、道路、山峦、屏障、河流。

得关西五路图者得关中,这是自周秦汉唐以来被历史事实证明了事。

十亩地长了一根高粱秆,陈达还真是个好苗子。

那么问题来了,陈达身上怎么会有关西五路图?

当然这和史斌夺取大宋江山有关。史斌相信陈达,占领少华山后打算扩充地盘,让陈达带了几个人在关西五路探查地理环境。

陈达有绝招,花重金买通宋朝官吏,宋朝官吏将关西五路图克隆一份交给他。

陈达得到关西五路图后并没有告诉史斌,只说他带人对关西五路进行了长期细致的侦探,正组织人绘制草图。

史斌信了陈达的话,陈达将地图迷藏身上。

陈达哪里会相信,他在白河县深陷困境,能把关西五路图派上用场……

陈达驾驶着毛驴车边走边想,避开史斌率领的追捕人马来到白河县;只见街上人来人往。

一处勾栏瓦舍的台阶下聚满听众,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热情高涨的听众一个个脖子伸长像鸭子,盯视着高台上手执惊堂木和纸扇的评书人,配合他进行活灵活现的评书表演。

评书人口如悬河,眉飞色舞,关键处将惊堂木在横条桌子上重重一拍,津津乐道:“只说大宋国永新军华州府白河县,奇事怪事蹊跷事层出不穷!”

“啪啪啪”三声惊堂木砸在长条桌面上,评书人声情并茂道:“,想知蹊跷事的端详,还请乡党们帮个钱场,在下上有老下有小,就凭一张嘴养活他们!”

场子里安静下来,一个小厮在评书人的宣遑中端着竹篮走到台下,一文两文不等的钱币“叮里哐啷”投进竹篮之中。

评书人见收入不赖,摇唇鼓舌锵锵起来:“只说本县武圣乡前卫里青阳镇南庄村有个浮客佃户姓赵名世牛,十六年前他的老婆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昀字弘毅小名多多!”

陈达见评书人扬说大谝赵元,便将驴车停在后面聆听。

“这赵元今年16岁,个头长成关二爷,今年春上去少华山打柴,通过白水河上的独木桥时桥面垮塌,赵元落水身亡。”

评书人顿了顿咽咽喉咙道:“春天的桃花水冰冷渗凉,赵元落水后自然溺亡,乡亲们将他打捞上来,赵世牛和内人赵柳氏哭得死去活来……”

台下响起听众的诘问声:“赵元死了还是活了?”

评书人将手中的纸扇“哗啦”一声合上,又“哗啦”一声兜开,铿锵有力道:“赵元是天宫使者,那里会死,自然活了过来!”

台下听众响起热烈的掌声,笑声凝聚一起飞上天庭。

陈达气得咬牙切齿,诅骂评书人是条狗,为赵元树碑立传。

评书人侃侃而谈:“赵元溺水未亡竟然获得了高强武功,尤其是学会劁猪手艺!骟匠魏阿猫给赵元家大黑母猪去势,竟然被大黑猪拱到猪圈外面,丢人啊!”

评书人抒发着自己的情感,愤愤不平道:“赵元讥讽魏阿猫一个骟匠被猪戏弄,魏阿猫凶赵元你能成你来劁,劁成了老夫倒找5贯钱。”

“赵元把猪劁了没有?五贯钱不挣白不挣!”台下的听众欢叫起来。

评书人目视台下几分钟,突然将惊堂木在长条桌子上敲击两下道:“赵元是二郎神下凡,一个飞蹿,从猪圈门上的空间蹦进去,三下五除二将黑母猪按倒,手脚麻利地将畜生劁了个干净!”

听众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笑声

经久不息。

惊堂木又一次响起,评书人神情严峻道:“魏阿猫赖账不想给五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