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高先生不辞辛劳前来相助!”言子诺连忙行礼。
“张将军当年有恩于我,如今他的后人有难,老朽岂能坐视不理。”老人缓缓说道,言子诺又深深鞠了一躬。
“孙然同七王之间的书信往来习惯和密语我都探查清楚了,你直接将内容告诉高先生即可。”言子诺上前跟高先生耳语几句,周兴仁已将笔墨准备好,就见高先生笔走游龙,一封孙然攻下黎阳城的捷报已经写成。
待顾默一行人离开后,言子诺从怀里掏出了第二次出征时,易离安送给他的玉佩,你等我回来,他心里默默说道。
武帝来到赵成军营里,赵成早已跪在地上等候,武帝竟是伸手去扶起了他,赵成一时受宠若惊。
“特殊时期,赵将军不必多礼。言将军还交代了什么?”
赵成看了看左右,面露难色,武帝大手一挥让周围的人都退下了。
“待孙然明日再攻城之际,我等将率军从其后方杀入。劳烦陛下的禁军埋伏在进城的街道两侧,届时首尾同时攻击孙然部。这是言将军告诉在下,此为空城计。”
武帝听着赵成的话,若有所思的点着头,有一事他不解,此计按理来说不用他们退出黎阳城才对,为何要多此一举。
“孙然深谙用兵之道,若陛下不大张旗鼓的退出黎阳城,让他相信言将军的十万援军只是来接陛下避其锋芒的,他万不会进入黎阳,我等奇袭也无从谈起。”
武帝大叹言子诺帅才已然不在曾经的铁虎之下了,他示意赵成继续说。
“以现在的兵力不足以全歼孙然部,但奇袭过后使其重创,孙然必不敢再贸然发起进攻,那时言将军的就会率部杀回,全歼孙然。一来可暂缓黎阳城的危机,二来可以彻底瓦解孙然,其他路的叛军不足为惧。”
“报!黎阳城门突然大开,百姓四散而逃,黎阳皇宫更是逃出了许多宫女太监,今日所到援军将武帝等皇亲国戚全部接走了,看路线应该是向北逃去了!”孙然手下来禀,他身后的副将一阵喝彩,有人请命带军去追杀黎阳北上的军队,不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
“诸位莫急,只怕其中有诈!既然援军到了,反而弃城,这不符合常理!”
“十万军队而已,城里不过仅剩一两万人,他们自知无法再与我们抗衡,他们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然要保皇帝老儿的命要紧!”
孙然摇了摇头,他还是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时金陵的书信传来,他打开一看,信中要求他尽快拿下黎阳城,三日后,七王要在黎阳城举行祭天仪式,拥立新君。
“将军追不追?”一个副将又问道。
“传我军令,明日全军进驻黎阳城,恭候七王到来。诸位莫急,穷寇莫追,倘若他们沿途设下伏兵,该当如何?”孙然最担心的还是言子诺,他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自己派出去的探子、细作都很久没有来信了,金陵城也没传来他攻城的消息,那他去哪里了呢?
这注定是无眠的一夜,武帝站在篝火旁若有所思,此时苏鼎一走了过来,他交代了几句,苏鼎一的身影就消失在了夜色中。
“参见圣上。”来人是程晓生。
“爱卿深夜到访所谓何事?”
“陛下之前找的人,臣找到了,他给了臣,陛下想要的东西。”
武帝叹息一声,林平惊,原是司马曜府上的一门客,却不知道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当然林平惊自己也不知道。“此事你我知晓即可,将他安顿好。”
“诺!”程晓生似乎还没有退下的意思。
“还有什么事吗?”武帝心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陛下将禁军悉数派了出去,只留下五百人是否太危险了?”程晓生话中有话。
“程大人!有话不妨直说。”武帝提高了声调。
“陛下还记得那年行刺大皇子,破坏春祭大典的那批刺客吗?”程晓生一席话让武帝心头一惊,他很早就知道是谁做的了,只是那时不是追究的时机,如今旧事重提莫非!他刚要说什么,就听见有人大喊:“有刺客!”瞬时无数箭矢就朝着他所在的地方飞了过来,程晓生连忙一把将他扑倒在地。
赵成军营中飞出两道黑影,赵成率领一支近卫队朝着武帝的方向赶了过来,百官们哪里遇到过这样的局面,顿时哭喊作一团。
赵成部下盾阵挡在了武帝面前,不一会厮杀声越来越小,就看见黑影中一人手持一把大刀,一人赤手空拳的走了过来,来人正是元修,石猛。
“小人奉言将军之令前来保护陛下,刺客均已伏法,共计三十人,唯一活着的人也服毒自杀了。”元修说道。
武帝暗自震惊,这两人的身手天下少有,言子诺府上看来是卧虎藏龙,他正欲说什么,就听到了许多脚步声,就示意二人退下了,这样的王牌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听到刺客已被斩杀,百官纷纷朝着武帝的行帐走了过来,唯独有一人没来。
“陛下,臣是否?”程晓生上前说道。武帝摆了摆手,程晓生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