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北狄之战(1 / 6)

黎阳颂 等待戈多的梵高 10357 字 2023-01-26

武帝似乎早就在为铁虎的离开做准备了,就在他离世的短短数日,无数中青年将领被提拔了上来,不再设大将军一职后,由军机处统管所有军事事务,军队由左右将军分别统领。这次军队大换血,重要职位变动中出人意料的没有言子诺,他依旧位居虎骑将军,但统领部队的数量仅次于左右将军。

左将军仍是武帝亲信文修担任,右将军出人意料的由卫亚夫担任,对此朝中颇有微词,认为他不具备帅才。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能力一般的人往往更忠诚,这是司马曜对司马闻达说的。随着武将的大换血,文官调整也是时间问题了,涉及政务是否意味着那将是立储的风向标。

大皇子惠文王、二皇子尚武王已经踏入长安殿开始参政议政,三皇子尚且年幼。近乎半年未曾露面的司马曜也前来参与了两位皇子的第一次朝会,李显耀看他满头白发却神采奕奕,内心一惊,这个老怪物是吃什么仙丹妙药还能有如此精气神。从此,站在百官身前多了两位皇子,大皇子言少忠厚,对谁都是恭恭敬敬的模样,二皇子聪明伶俐颇具才名,殿内论政时也头头是道,当真可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贾云看着自己教出的两位学生终于来到了黎阳的政治中心,心里开始规划着更大的蓝图。

武帝首先向许久未上朝的司马曜发出了慰问,随后宣布将程晓生封为戍侯,此令一出朝野哗然,但百官也都明白,程晓生近期可谓是炙手可热,是武帝身边最红之人,闻镜府的地位只怕会更高了。言子诺依旧如常在朝会中一言不发,静静看着朝中众人的反应,根据天机枢的情报,当朝百官包括自己府上都新进了一批佣人,那位程大人当真是雷厉风行。

今年开年后,南中阴雨连绵百姓受灾,武帝准备派出惠文王前去赈灾,逐渐熟悉政务,尚武王则将被派往南越边境慰问军士熟悉军务。众臣皆有些奇怪,按照以往习惯,秋收以前,武帝必要出征一次,今年看来是没有这番打算了,就在此时,殿外传来北狄二十万犯境的消息。

当年铁虎北伐北狄,一战斩首三十万,北狄部落谈铁虎则色变。从此北狄不敢再南下,黎阳北境得以安稳十多年。此番来犯必是得到了铁虎去世的消息,意欲一雪前耻,重夺北狄失去的雍州十六城。

“北狄人来得还真快啊!”在战场厮杀过来的武帝对敌军犯境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诸位爱卿认为铁虎之后,谁堪当此大任?”武帝慧眼如炬环顾四周,他的表情似乎已有人选,而百官们都有些惊愕,武帝这次竟然不亲自出征。

“臣愿往!”就见一虎背熊腰,留着长长胡须,皮肤黝黑的虎将威风凛凛的站了出来,正是新晋左将军文修。

“文将军身经百战,战功赫赫,要给年轻人们点机会!”武帝一边说着一边朝着言子诺的方向看了一眼,他顿时领会。

“臣愿往!我只用带臣下属军队即可扫平北狄!”言子诺自信满满的站了出来,正可谓少年意气风发,一身朝服没能遮掩住他的英气潇洒。

“朕没听错吧?言爱卿,对方可是二十万!你建制下再加朕赐你的新军也就六万人!”朝中一时议论纷纷。

“父皇,言将军当年八百破三万敌寇,还斩首一万,我朝虎将就该有此气势!儿臣愿意为将军后方护盾,一睹将军风采!”二皇子站了出来说道,李显耀看这局势连忙应声附和,此战若胜,军功有一半要算在尚武王身上,借此机会又能结识军中新贵,当真是一举两得。武帝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又看了一眼惠文王,意识到父亲在看自己,他连忙站了出来。

“兵家大事,儿臣以为稳妥起见,若依言将军之言必将是一场苦战,但不依将军之言又恐寒了将军一腔热血。儿臣以为,可由二弟再率十万精锐在后方驰援言将军,倘若将军旗开得胜,就让十万军士为将军助威,倘若有意外以二弟之才,必能力挽狂澜!”

言子诺不由得多看了惠文王几眼,这等见识,想法周全不愧是从小身在皇家长在皇家的长子;二皇子初出茅庐便敢请命上战场,尽管只是粮草押运,军械补给等后勤,但这番胆略已然胜过大多数人了,未来两位皇子的争夺只怕是暗流涌动了。

武帝此时眼中也是闪过一丝赞赏,随即说道:“两位丞相意下如何?”司马曜听到惠文王言论时就大呼不妙,这看似周全的想法意味着让尚武王白白得了军权,还卖了一个人情给军中新贵,当真是仁厚,但木已成舟他也不再多说什么。

“臣等无异议!”两位丞相竟是难得的意见统一。

每逢大战前,整个黎阳重臣的府邸都不会太安静,谋求利益的,谋取官职的,借机上位的……夜晚秋风萧萧,司马曜再度出山,他相府上又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一直到深夜。

一位黑衣人在相府门口左顾右看,确定没有人后才敲了敲门,不一会司马闻达竟是亲自出来迎接。

“陈大人请进,家父恭候多时了。”

“多谢小司马大人。”来者正是军官司司长陈韬胜,他进府后,一个身影缓缓从黑暗中现身,看了一眼司马相府的牌匾便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