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良策?”武帝向下问到,众臣面面相觑,一时殿内气氛沉闷,武帝面露不悦。
自从那日吃了女儿的闭门羹,司马曜似乎早就料到这一出,早于半月前就告病在家,李显耀此时也是沉默不语,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样。
“打!京城还有陛下的虎豹营!禁军数万!以陛下之威猛,定能一战!”说话的人正是太傅贾云。
“贾太傅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陛下龙体刚愈,此时领兵出征风险太大!粮草也都运往了南中,如何支撑!”御史王世番站了出来说道。武帝看见他时,脸上竟是闪过厌恶的表情。
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为是战是和吵得不可开交,武帝也不制止,他静静看着这群黎阳权力中心的人,在国家大是大非面前是何模样。司马曜真的老了吗?李显耀也出奇的安静,在旁一直默不作声,他知道眼前这位君主是不会听任何人的意见的,好战之人怎会愿意和平。
“诸位爱卿忧国忧民之心,朕已熟知。朕决定!李丞相!”武帝提高了声音打断了群臣的讨论。
“臣在!”
“朕决定同西戎求和!由你出使西戎!除不能割地,其余条件你斟酌着办!”武帝看似云淡风轻的说着,于百官却像一道惊雷,这还是他们认识的武帝吗?
李显耀整个人都蒙了,以至于都忘记接下君命,不过武帝似乎也不计较转身朝着后宫的方向走去。众人瞬时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又讨论了起来,李丞相该如何是好,这还是我们认识的圣上吗?黎阳建国至今从未有过议和的先例,圣上这是有违祖制……李显耀没有搭理任何人,他更加坚信自己多年宦海经验的直觉了——朝堂要变天了,黎阳要变天了。
铁虎收到西戎进犯的消息时,黎阳大军也陷入了金陵王和庐陵王军队的围攻之下,一时间进退两难。言子诺当时看起来冒险的计策,似乎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合理,但历来用兵谨慎的他,事到如今依旧觉得那是兵行险招,这样的风格像极了自己的某个故人。
“不出言将军所料,西戎来犯,陛下以议和为我们争取时间了,眼下诸位说说该怎么办?”铁虎坐在大帐中央,有些担忧的说道。
“末将愿领兵三万奇袭金陵,不成功便成仁。”言子诺也不多言直接请命征战,“末将愿同言将军一同前往!”卫亚夫响应到。铁虎愣了一下,战局瞬息万变,他们怎么还打算用数月前的计策。
“卫将军为何?”
“此时西戎进犯,必须速战速决,不然帝都危矣,黎阳危矣!将军切莫再犹豫!”
“请铁将军坚守半月,我等半月必定攻破金陵城,擒杀金陵王。”
“如你二人所言!老夫势必拖住其主力!等二位凯旋!”
“诺!”看着二人并肩走了出去,铁虎百感交集,一人稳健,一人激进,像极了当年和自己并肩作战的老友,这天下总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黎阳终究是后继有人了。
血染红了言子诺的战袍,苦战十日,金陵城告破,卫亚夫紧跟其后,他也早已被鲜血染红了脸,二人相视一笑,直冲金陵王府。
整个王府内血流成河,金陵王自裁于主厅,一家一百余口全部被杀,言子诺心头一紧,当真是手段狠辣,幕后合谋此事的那人可以高枕无忧一段时间了吧。他不再多说什么,下令将王府围了起来。
“报!铁老将军被困姑苏,形势危急!还请将军速速回援!”
“卫将军劳烦你带领一路人马,沿途传播金陵王叛军金陵王已死的消息,并安抚百姓,我去驰援铁将军!”
言子诺赶到姑苏时,已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铁虎毕竟年事已高,大有力竭之势。言子诺手提银枪宛若战神一般冲入阵中奋力拼杀,竟是将铁虎从乱军中救了出来。随即他大喊:“金陵王已死!尔等速速放下兵器!”敌方主将闻言,脸色一变,但随即指挥大队人马朝着言子诺他们杀来,此时兵力悬殊,苦战下去,只怕危矣。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出现一队人马,他们全部一身红色盔甲,腰间佩着圆月弯刀,背上背着硬弓,手持三叉戟,为首一人马上搭弓射箭,直接射杀了敌方主将,顿时叛军树倒猕猴散,四处逃窜开。铁虎似乎认识这支部队,他眼神复杂的看着对方为首的那位,欲言又止。言子诺正要向前致谢时,那支部队已经策马而去!
“将军,他们是?”
“孩子,你听说过越骑吗?”
“越骑?传说中能以一敌百,人人都有特殊本领的精锐部队?”言子诺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问道。
“切记!此事回朝后不能跟任何提起!”铁虎语气有些苍凉,这也是他时隔二十年后再遇见这支部队。
“将军小心!”言子诺一个健步扑倒了铁虎,自己背上中了一箭,而暗中偷袭铁虎的人,被反应过来的铁虎反手飞了一把刀,直插胸口,一命呼呜了。但此刻言子诺却是昏迷了过去,铁虎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