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立威!武帝一把推开了李显耀,他眼里要冒出火来,从身旁的禁军手上夺过了一把剑就要上前拼杀,众臣拼死护住他。
大皇子娇生惯养哪里见过这等场面,早就吓得抱头蹲在了地上瑟瑟发抖,不知从哪里又发出一支暗箭,言子诺察觉到,径直从地上滚了过去顺势将大皇子按在地上让他躲过一劫。虽然毒箭伤势尚有影响,但他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从地上捡起一把枪就冲入人群,银枪扫地,就是一片,银枪一刺就是一命,一身白衣的他无人能挡。武帝看着他眼神中出现了些许赞许,司马皇后看了看那些刺客,又看了看言子诺飒爽的身影,表情微微抽搐了一下。那群刺客没有给言子诺留下抓活口的机会,最后一个人也直接吞药自杀。
武帝率领百官归朝,朝会之中李显耀对礼部尚书周云礼先行发难,向来只懂读圣贤书的周云礼哪里遇到过这种逼问,一时间双腿发抖不自主的跪了下去,嘴里大喊着冤枉。
武帝瞟了一眼众人,随即说道:“好了,好了,李丞相不要为难周大人了,他就知道那几本礼书经书,他若有谋划刺杀之勇气,他早不在那个位置上了!”
听到这话,周云礼眼泪都要感动出来了,带着哭腔大赞武帝英明神武睿智,文人夸起人来那些用词让人听着都复杂,武帝挥了挥手他才停下来。
看武帝从最开始遇刺时的愤怒到现在完全平息下来,看来他是不打算追究这件事了,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言子诺一言不发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观察着事情的变化。这件事连天机枢都没有得到一丁点风声,背后之人当真不可小觑。
李显耀似乎从武帝打趣周云礼中也看出了武帝不愿在明面上进行追究了,但他心里也直犯嘀咕,究竟何人敢在黎阳皇都做此荒唐之事。
武帝对着众臣高声道:“朕与诸位皇子均无大碍!今日春祭大典本是一个吉日,既是良辰就当须一饮!长安殿今夜设宴,诸位先行回去休息。”随后由武帝贴身太监冯全宣读了册封诸位皇子的旨意:大皇子封为惠文王,二皇子封为尚武王,三皇子封为乐逍王。李显耀听着皇子们的封号,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得意的神情,莫非皇上已经心有所属,但接下来的话像是句句都在警告他,冯全的声音此刻显得更为刺耳:朕正值壮年,太子事关黎阳千秋江山,诸位臣工若再有议者杀无赦。
言子诺听到这番言语也不禁有些微微吃惊,历朝历代直接以圣旨禁止议论太子人选的怕是首例。武帝莫非在昏迷中仍能听到了什么,莫非后宫之中?他突然想起玄天坛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他倒吸一口寒气。
夜宴之上,诸位王宫大臣像是有默契一般纷纷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前来赴宴,言子诺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易佳带着易离安来到了他面前寒暄,易离安没有看他一眼。
“我该称呼阁下是言将军还是言侯爷?年纪轻轻拜将封侯当真是可喜可贺。”易佳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有说不出的好感,当年本是黎阳首富的易家为让自己的后人进入仕途可谓是费尽心机,散尽家财,易佳更是几经浮沉才来到了现在的位置。
“易大人谬赞了,一切都是皇上恩德,承蒙易大人不嫌,称在下一声侄儿即可。”言子诺一边说着一边行了一个礼。
“哼!油嘴滑舌。真会说话。”带着幽幽怨气,易离安的表情让言子诺不明就里,他到现在还不知道顾默给他找的那位美艳娘子给他带来了多大的误会。
易佳嘴巴抽搐了下,虽然自己的女儿向来不服管教,但没想到竟会这般言语, 他带着几分尴尬向言子诺行了一个礼便拉着女儿走开了。
武帝带着众位皇子、公主莅临长安殿,言子诺突然想起来,黎阳有一个习俗就是在春祭之后各位大臣会带着自己的子女来到宴会上,或求皇上赐婚,或求能同皇家联姻,难怪今晚诸多大臣都带着自己的女儿在自己面前晃了一圈又一圈,他一时竟是没有反应过来,可能一心只想着送他玉佩的那个女子了吧。此刻的他心头有些隐隐作痛,大皇子已经单独开府,只怕王府建成,易家就要履行婚约了,自己就要亲眼送她嫁作他人了吗?
“言将军!”武帝一脸笑意的看着他,言子诺心头一紧,大喊不要啊,似乎他预料到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
“臣在!”他此时脑袋有些空白,母亲曾说过感情会让人失去理智,会让人不认识自己,那样的自己是最薄弱最容易出现危险的时候。他似乎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八百破三万!破金陵!危难中又救下铁虎老将军!当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赐酒!朕与你同饮一尊!”
“臣不敢冒领功勋,全是皇上天威浩荡,福泽臣下!”言子诺不知为何身子有些颤抖,他感觉到在宴会的某个角落有一个炽烈但又温柔的眼神在看着自己,爱意澎湃,自己唯有克制。
“你的宅子朕派人去看过,比起本朝侯府建制相距甚远,我已经为你重新选了一片宝地,不日就可建成安平侯府。”
“多谢皇上美意!臣不愿铺张,现今宅子原本就是新宅,臣甚是喜欢。”言子诺心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