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扬起脑袋,就等着里面侯爷开口了。
此时他看到已经有人从那些喝茶暖身的棚子里往外走了。
孔颖达看着那些朝着大唐饭店外走去的人,也不着急:“此处炉子暖和啊,咱多等会儿。”
李纲直接起身:“等个屁啊,只有一百个人能吃上饭,咱们可是三个人,得快点去。”
“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啊。”孔颖达狐疑看了一眼大唐饭店的牌子,不错,这几个字很有精神。
“也罢,蓝田侯既然定下了规矩,咱就遵守规矩。”
三人随着人群,刚刚起身,就发现,一百个人早就满了。
颜师古有些胸膛起伏:“这些人,抢破了脑壳,也不过是为了一顿饭,不该不该。”
“这炉子还挺好的,咱在此处等待吧。”
店小二嘿嘿一笑:“三位,不然在这里等会儿,一会儿可能会有人临时走呢,您三位到时候再过去。”
颜师古点点头:“这炉子情况看起来不像是暖炉,小二,这炉子是什么情况?”
店小二刚想开口,李纲就摆摆手,让小二自己忙活去了。
“你这人,总是拉着人家店小二,店小二这会儿赚钱呢。”
“你自己衣食无忧,不代表人家不为生计奔波。”
李纲虽然是太子的老师,但对民间疾苦,百姓生存是有着清晰的认知的。
他不是那种蹲在朝堂之中的大儒,没事就喜欢出去溜达,以前是跟太上皇,后来太上皇出不来了,就偶尔跟随陛下,后来就剩下他自己溜达了。
“这炉子,听说是长孙无忌在卖,咱大唐的冶铁之术,都让陛下交给了长孙无忌,他家中人卖这炉子,二十文一个。”
“至于里面烧的东西,叫做煤,就是石炭,这个似乎是陛下心腹在做,那人咱见过,叫什么刘福。”
颜师古皱眉:“这炉子,还有什么……煤,咱也没听说过啊……”
李纲摸着胡子,一脸鄙夷:“你家里吃穿用度,你基本上应该不会过问吧?”
“你这人,一头钻进书海之中,哪里还顾得上生活,你可知道,这生活才是最有滋有味的。”
炉火旺盛,人群嘈杂。
大唐饭店开门之后,人群里到处都是聊天的声音,人们兴奋的讨论着这两天出现的八卦,男人们聚在一起,说的还是女人,当然也有年轻的读书人,未经人事,口干舌燥的讨论着治理边境之策。
当然,这一幕被其他男人看到了,也没有去嘲笑。
毕竟,有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好处,他们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少不更事,高谈阔论,直到去了一次风月楼之后。
柳轩在厨房之中,将大部分食材准备好之后,丫鬟缓缓出去,开始接待客人了。
风轻云淡,日朗天明。
只不过,天空之中,似乎有一道道寒风。
寒风到了大唐饭店之外,就像是拐了弯一般,卷起几片落叶,就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大唐饭店里面,人们在这个时候,总是喜欢先来一碗羊肉汤暖暖身子。
年轻点的,顺手就来个水煮鱼。
鲜,顾名思义,就是鱼肉和羊肉的味道。
再加上柳轩的手艺,瞬间大唐饭店外面排队的人就站不住了。
迷迷糊糊之间刘仁愿听到了人们的叫喊声。
“前面的快点啊,饿了饿了。”
刘仁愿揉了揉眼睛,好奇张望着,说话的人衣着打扮都不是一般人,可到了大唐饭店门外,都成了饿死鬼。
刚刚坐下的食客也急了:“你们喊什么喊,非得用喊吗?”
“我刚坐下你们就在那喊,还让人吃饭不……”
孔颖达眼尖,看到那人,唏嘘不已。
“那不是吏部的小官么,家中还算是富裕,平日里仪表堂堂,温文儒雅,是个不错的苗子,怎么今日如此暴躁。”
一旁路过的店小二嘿嘿一笑:“三位老先生,不管什么样的客人, 到了这啊,就都暴躁了。”
“您看到今日他在里面,头一波进去的,那肯定这么说。前两天,我看他在后面排队,比后面那些排队的人更暴躁呢。”
李纲摸着胡子,不由感慨:“这大唐饭店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
颜师古不解:“口腹之欲而已。”
“口腹之欲?人之常情!”李纲当即就反驳了回去。
风吹来,一阵香味儿从大唐饭店之中飘了出来。
这一刻,街道两侧,上面的窗户,一个个都打开了。
“每天都是这时候,天天都是这时候,完了完了,睡不着了。”
“你们就不能晚一点嘛,不行,明儿我也要去排队!”
长安之中,多有家产极多之人,靠着收租小生意为生,有的是清晨需要早起的,有的则是午后才需要动身的。
此时一个个从窗户探出脑袋,嘴里骂骂咧咧,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