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与天山童姥研究了一晚上,直到三眼乌鸦醒来,也没有弄明白一件事。
老牛是如何控制三眼乌鸦的。
哪怕潘金莲与三眼乌鸦心意相通,可是到了老牛手中,却连一点感知都没有。
想起一事,天山童姥抓起三眼乌鸦,“我去给它洗洗。”
潘金莲问道,“这么冷的天气,一只鸟要洗什么?”
天山童姥恨不得将自己的手都给砍掉,“夫人,那老牛太恶心了。”
“你知道他将乌鸦藏在什么地方吗?”
潘金莲摇摇头,她心中也很好奇,老牛一直在军中,而且就在她身边走动,偏偏她没有察觉一点异样。
“老牛将乌鸦藏在何处?”
天山童姥嫌弃地说道,“这该死的老牛,将乌鸦藏在他的裤裆里,虽说有个口袋……”
话未落音,潘金莲已经跑出四五步远了。
“快,快把这乌鸦带去洗干净。”
“至少要洗十遍!”
过了几日,朝廷的旨意才下来。
对西门庆的功劳大肆夸奖,金银、土地赏了一大堆,手下的将士表彰到位,阵亡将士的抚恤银两都发放到位。
潘金莲看完奏折,见西门庆脸色如常,便说道,“侯爷,这朝廷有点意思啊!”
一旁的杜涛再也忍不住,气愤地说道,“一点意思都没有?”
“侯爷为了征讨梁山,将身家性命、全部家当都押上去,军饷、粮草不知道垫了多少,朝廷这次封赏,赏的银子还不够补窟窿的。”
应伯爵在一旁也说道,“按理说,侯爷立下了不世之功,荡平了梁山贼寇,挽回了朝廷的颜面,是这么多年来难得的一次大胜仗。朝廷再怎么说,也不仅仅是拿出这点银子来。”
“另外,爵位不升倒算了,这官职还是一成不变,就有些说不过。”
杜涛气呼呼地说道,“侯爷,要我说,我们不在乎这点银子,朝廷的赏赐原封不动地还回去。”
“我们再上奏,好歹也要给侯爷官升一级,大肆表彰才行。”
西门庆环视一周,目光停留在李达天身上,“李大人,你怎么看?”
李达天连忙行礼道,“侯爷折煞下官了。”
“还请侯爷叫我达天,或者小天都行。”
西门庆笑了笑,“行,就叫你小天吧,这样顺口,你久居官场,你说说这旨意我是该接还是不该接。”
李达天说道,“按理来说,以侯爷这次的功力,官升一级,封个镇军大将军,丝毫不为过。”
“另外这封赏的银两财物翻个十倍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不过朝廷这样下旨意,我想原因有三。”
应伯爵问道,“哪三个原因?”
李达天摸了摸下巴胡须,“第一个原因是朝廷国库空虚,想赏也赏不出来。据我所知,因各级贪腐,加上各地频繁造反,又遇上了五十年罕见的旱灾。北边又在与辽国、西夏、金国作战,国库早已入不敷出。”
杜涛等人纷纷点头,这大宋的朝廷早已腐朽不堪,天天打仗,难民都救治不过来,哪里还有银子,恐怕这次赏赐的银子也是东拼西凑,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出来的。
李达天继续说道,“其二,则是侯爷的官职已升无可升。”
杜涛不服气,“不就是升半级,从冠军大将军,升为镇国大将军吗?怎么说升无可升了呢?”
李达天笑道,”镇国大将军可是从二品的官职,放眼朝廷,二品的官职也是相当少啊。”
“而且现在朝廷要征讨河北田虎,朝廷无可用之人,必然是要请侯爷出马的。这个时候将侯爷升了二品的镇国大将军,那么平定河北之后呢?或者再平定淮西王庆之后呢?朝廷拿什么赏赐侯爷?”
听得李达天这么一说,应伯爵点头说道,“二品的镇国大将军,自开国以来,还没有这么快给一个迅速崛起的人。”
“李大人言之有理。那第三个原因呢?”
李达天说道,“其三,则是朝廷中有人开始忌讳、防备侯爷了。”
杜涛说道,“侯爷一心为国,对皇上忠心耿耿,为了打败梁山反贼,差点以身殉国,他们忌讳什么?又想防备什么?”
李达天说道,“侯爷自然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可是架不住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啊。”
“那些人身居高位,肚子想的都是那些勾心斗角之事。侯爷崛起如此之快,恐怕不经意中已经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就好比高俅,绝对不想看到侯爷这一次太过于风光,那样就会显得他的过于无能。”
“还有兵部,打了这么多年仗,都是惨败,侯爷突然冒出来,打了大胜仗,那要这兵部有何用?”
“还有朝中的一些大佬、贵族,他们也在盘算,侯爷的崛起,对他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是利好?还是隐患?哪怕是太子、康王,以及尊贵的太师……”
西门庆打住了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