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张小龙再次睁开眼,已经是在另一个房间,很暖和,很舒适。感受着空气中风飘来的方向,他惊讶的发现竟然是空调,还是在制冷。环顾四周,旁边都是画架画板,耳边传来铅笔与纸面摩擦的声音。仔细看去,这不正是以前自己求学时学画的画室嘛!
薇薇,也就是那个时候张小龙暗恋的对象,还是坐在他旁边。正欣赏着薇薇起伏的身材,耳边传来一声熟悉的咆哮。
“张小龙,发什么呆?还不赶紧画,磨蹭啥呢?”
张小龙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不是老刘还是谁呢?他以前学画画的时候的画室老师。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一个声音从心底传出来。“老子是在做梦,还是穿越了?”
“愣着干啥,个斑马的,再不跟老子好好画,晚上作业翻倍!”耳边再次传来老刘的咆哮声。老刘就是这么一个爱咆哮的人,本质上是个很好的老师。张小龙听着这熟悉的责骂声,心里感觉顿时很温暖。想起了以前在画室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经历,再想想这些年的北漂生活,差点流出泪来。这时旁边另一个声音说道“龙哥,赶紧画啊,还有半个小时就要评讲了”。说话的是大发,张小龙在画室的好朋友,也是后来北漂生活艰难的时候少数接济过他的好兄弟。大发留着板寸,长的很像后来美剧《越狱》的男主角。
缓过神来,张小龙看着面前的画板,上面是一张已经画完大形的静物素描,线条很稚嫩,画的中规中矩。画板前面是一组静物,陶罐、苹果、莲蓬、香蕉以及一块白色的衬布。再看看旁边,大发,小胖,小王,微微都在,跟之前自己在这学习的时候是一样的场景,人也还是那些人。空气中的颜料味都是以前那个熟悉的味道。
习惯性的拿起搁在画架上的铅笔,很久没有画画了,即使是在北漂画行画的时候,也都是直接用颜料打底,没有用铅笔的习惯了。看了一眼静物,机械般的在画纸上画了几笔。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以前求学时画素描的感觉,陌生的是画画的感觉,感觉这个手不像自己的。看了一眼自己画的那几笔,不论是线条质量还是位置关系,都是那么的完美。再次动手画了起来,只听到铅笔与画纸摩擦的声音,十五分钟后,张小龙停手了。看着眼前的画,一脸的不可置信。张小龙的基础是很好的,当年复读了一年才考上的美院,考上的时候专业考试也是全国前十的成绩,在整个大学生涯,也都非常刻苦努力。但是天赋有限,也导致他的作品始终缺乏灵性,上限不高。但是眼前的素描让张小龙感到陌生,他知道,这不是他的水平能画的出来的。不论是构图,结构,线条质量还是光影关系,都无懈可击。
在他愣神的同时,耳边再次传来大发的声音“卧槽,龙哥,厉害啊!”“你们快过来看,龙哥发力了,画的太牛逼了!”他跟旁边的同学说道。同一间房的同学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大家都是各种震惊。因为张小龙平时的素描比大家好,但是也就高出那么一线,现在看到的只能是仰望,在他们看来,已经跟老刘是一个水平了。
听到嘈杂声,老刘也走了过来,也是一愣。
看着眼前的画,想着也才过了一会,老刘也震惊了。
他是专业的,跟同学们比起来,他更知道画的好坏。同学们认为,这张画已经到了他的水平,但是他更清楚,这已经远超过他的水平了。也许只有当年他求学的时候,那些个别老教授,才有这个能力的表现力。盯着看了好一会,才悠悠的说道:“张小龙,这是你画的?你小子开窍了?”
经历了北漂的15年,张小龙的鉴赏能力和眼界,早已不是现在这个阶段的老刘能比的。张小龙说道:“对啊,我画的,感觉应该这么画,就这么画了。”他说了实话。按耐内心的震惊,老刘摸着自己的八字胡,点评完了所有同学的画,到张小龙这边的时候只是悠悠的说,大家要向张小龙学习,他的这张画也被当范画贴在了墙上。
点评完,大家出了画室,下楼觅食。
看着熟悉的小区,以前的画室在二楼,楼下就是一个美食城的后门。走过几步台阶上到美食城,在门口看到了记忆中吃过最多的那家凉面摊位,要了一碗凉面,加了半勺辣椒。这家店一年四季都只卖凉面和红油抄手,也是张小龙这辈子见过的唯一一家冬天也会卖凉面的店。拌了一下面,辣椒与面条充分交融,刚入口,熟悉的辛辣充斥着味蕾,还没吞下去,就被呛到了,引来老板娘的一阵嬉笑。
这碗面他吃的很慢,感受着美食城的市井气息和那熟悉的感觉。面条的辣和滚烫的空气将他拉回了现实,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真实的感觉让他明白,自己应该是穿越了,回到了02年的武汉,自己上大学前的那一年。
想了太多太多,直到走上楼,还是恍惚的,不敢相信自己真的穿越了。
走到画室门口就听到老刘住的那间小房间传来中国象棋落子的声音,大发他们回来的比较早,一群人围在刚才他画的那张画面前,讨论着。看到我回来了,忙喊道:“龙哥,快过来跟我们讲讲你是咋画的,这张画真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