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完后,余清寒开始边等成绩边学琴的假期生活。小时候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去了几年外省。后来又因户口原因,便又回了京州中考。余清寒想着便拐进一个院子里。
院子里养着各种花,在炎热的夏天里生机勃勃,让人感到一丝清爽。余清寒沿着小路走进去,有一个老人躺在摇椅上,手里拿着团扇。老人看到余清寒走近后,示意她自己去搬椅子,放在大树下。余清寒将琴靠在大树旁,搬好,坐下,抱好琴。
“清丫头,弹一段来听,看你距上次教的有长进没?”老人摇着扇子,声音透着些许随意,却又不失严肃。
“好,温奶奶。”答完,余清寒抬手拨弦,而后手腕一压,带着甲片的右手开始快速拨动琴弦,继而挑出音。声音嘈嘈切切似珠子落入玉盘。琴音忽而变小,似是等待着什么。树上知了开始叫唤,琴音伴着知了声的节奏逐渐变大。曲终,余清寒手一抹便停下,看着老人。
“有些生疏了,总体上还需多练。今儿,在这练会,留下来吃了午饭再走吧。我有一个孙子恰巧也要来看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老人从摇椅上下来,看着余清寒笑着说。随后又喊了李姨准备午餐。
“今天还是不打扰温奶奶了吧,我回去吃也一样的。”
“哪里啊,清丫头,你不知道那小子,人冷的和冰块似的。就需要你这样的朋友开导他勒。”
但是我不认识他啊,会很尴尬的!奶奶!余清寒内心波涛汹涌,面上表情却不变,无奈只能应承下来:“好。”
余清寒点点头,便又开始练手法与节奏音调。
约莫半个小时,余清寒听到了脚步声,从小路那传来。她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穿白色衬衫和黑色休闲裤的男生向这边走来。走近些发现,男生修长的手里拿着一本用线装订的像书一样的本子。
“你是来学琴的?”低沉温润的嗓音传来,男生问她。
“嗯。”
“是要一起吃午饭?”
“是的。打扰了。”
男生点头,向屋子里走去,看余清寒没有跟上来,便转头望她:“走吧,一起进去。”
余清寒嗯了声,仔细将琴放进琴盒里,打理好,才跟上他。一走进去,温奶奶就看见了他们两个。“哎呀,时原来了啊。”
“嗯,这是上次爷爷罚抄的书。”温时原将抄的本子放在圆木桌子上。
“哈哈哈,知道了,放那吧,等他回来我帮你给他。”说着将本子叫李姨收好,招呼着两人去饭桌吃饭。
哇塞,这还罚抄书的。余清寒心想着,坐在温时原的旁边。刚刚听到温奶奶叫他时原,不知道是哪两个字,像是识缘。相识且复识有缘人。余清寒盯着桌子看,想着出神。
“清丫头,这是我的孙子,温时原。这位是我的学生,余清寒。”温奶奶先是向余清寒介绍温时原,而后又指指余清寒介绍给温时原。
“余清寒,余清寒。”温时原嘴里小声呢喃着这个名字,一个令人熟悉的名字。
小姑娘长开了,眉眼清秀好看。可以抱得住琵琶了,还是喜欢在树下弹奏。他再次看到她,就认出来了,是小时候那个被人喊清丫头的姑娘。
“清丫头,你也刚刚中考完吧?想考哪个高中啊?”
“刚刚考完,报了京州一中。”
“那你们两有缘分,时原也是一中的学生。”温奶奶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俩。
温时原突然低笑了两声,“是挺有缘分的。”
一顿饭下来,余清寒自我感觉大家还算相谈甚欢。温时原也没有很冷,有礼貌,而且感觉是个暖男。
吃完后,余清寒同温奶奶告别,“温奶奶我先走了啊,温.....”
温什么呢,不是很熟,直接叫名字不好。叫温先生,也不太合适,感觉还是学生。
像温家这样的书香世家,叫同辈应该是叫字的吧,问题是我不知道。余清寒内心纠结着,“温同学,我先走了。”既然是学生,那就同学吧。
“我送你出去。”温时原走到她身边,与她并排,偏身凑近她说道。
“不必了,这样太麻烦了,我自己行的。”
“清丫头,让时原送你出去吧,他刚好也要出去帮我拿东西。”温奶奶朝两人温声说道。
“啊,好。”
走在小路上,余清寒看着前面的花儿,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或者叫我哥哥。”温时原看出了她的不知所措,便先开口打破沉默,嘴角含笑看着她。
“…..”余清寒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算是调戏吗?这哪里是冰冷啊?哪里?
“余清寒,我名时原。时间的时,原因的原。”温时原突然停下来,认真地看着余清寒。他的眼睛长得极好,眼尾微微上扬,含着古韵的桃花眼。并不让人觉得轻浮,反而为他温润的气质添加亮点。让人不自主的靠近,笑起来简直太要命。
余清寒明白,他是在正式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