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岁月如梭(1 / 2)

就这样,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这三年来,隋朝朝廷不但推出了科举制度,收获了一批寒门学子;还在筹措建设皇家学院,意在培养更多的人才。

民间对大隋的怨言越来越少,许多寒门学子更是看到了希望,但是许多的世家却是开始惶恐不安。

绿林许多的人也开始对大隋改变了看法,而二贤庄的单雄信、王伯当以及魏征对杨宴清当年反对带头伐隋的做法也愈加佩服。

这三年来,杨宴清一刻也没有放松。除了每天打磨自己的身体和武艺外,还对影卫采取了改革。

先说说杨宴清的武功。

此时的他已经是打遍绿林无敌手了,前一两年有不知多少豪杰前来挑战,无一不是铩羽而归。

经过几次的任务,杨宴清此时已经是第一重力量巅峰,达到了恐怖的千钧之力,合三万斤。杨宴清自我估计,千钧之力加上他本身的霸王枪法、秦家锏法以及自创的双枪枪法,恐怕只有李元霸才能与之匹敌了。

至于影卫,杨宴清则是采用了类似明朝锦衣卫的制度。而影卫的作用则开始变成了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当然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影卫设指挥使一人,而杨宴清此时身边无人可用,只有先让魏征当了这第一任指挥使,他同时担任了参事的职务。

而此时的影卫还没有官方的背景,杨宴清只能退而求其次,设立了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三人,其余的皆是总旗和小旗。

此时的影卫已经通过四海商行全国各地的铺设而遍布整个大隋,除了隐藏于市井,影卫还遍布各大世家,包括一些朝廷重臣。

在这些世家和臣子中,杨宴清特别留意的是陇西李家和唐国公李渊。

作为后世之人,杨宴清自然清楚李家的野心是不会比宇文化及小的,而且后世正是唐代隋,岂能不让他留意。

让杨宴清感到清奇的是,据他的情报显示,此时的李渊并没有被杨广驱出朝廷,而是继续留任礼部尚书。

而唐国公此时生了四男两女,分别是大哥李建成、二弟李世民、三弟李元吉、四弟李元霸、长女李秀宁以及一个幺女。

而杨宴清关注的老二李世民,今年才十四岁,仅仅比自己大了两岁。而最小的四弟李元霸,今年才六岁。至于李家长女李秀宁,今年也才十三岁。

据影卫报告,李世民自幼聪慧,熟读兵书,善排兵布阵。

而这一世李渊没有受到杨广的迫害,因此李元霸也就没有了天生智力缺陷这个问题。即使如此,李元霸依旧如历史上般力大无穷,年仅六岁便能杀狮毙虎,令人啧啧称奇。

杨宴清觉得,自己可能有必要走上一趟大兴城,去见见李元霸。

“也不知道这个紫阳真人是不是真有其人,若是被他收了李元霸为徒,那么宇文成都和李元霸都危险了。”

于是,杨宴清立刻行动起来,吩咐魏征去把杨再兴叫来。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杨再兴以杨宴清堂兄的身份入住了二贤庄,得到了包括单雄信在内的一众豪杰的赞许。

杨再兴高大的身影很快就来到了杨宴清的面前,他对着杨宴清一抱拳,淡淡的说了一句:“主公!”

杨宴清点了点头,说道:“再兴,这三年来只让你操练背嵬军,你受委屈了。 ”

杨再兴抱了抱拳,坚定的说道:“在下知道主公壮志,只是一时蛰伏而已,算不上委屈。”

杨宴清看着杨再兴高大的身形,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好,再兴知我,我很高兴。如今,我欲前往大兴,令你率领背嵬军跟随。一路上必定会有一些山贼劫匪,到时候我会看看背嵬军如今的实力。”

杨再兴一听,兴奋了,大声领命:“是!”

杨再兴下去后,杨宴清又叫来了程咬金,

很快,程咬金便咋咋呼呼的进来了,嘴里还嘟囔着:“公子又想把俺老程留在潞州了吧?”

杨宴清笑骂一声:“你这厮,就你这武功,我怎么敢带你出去?丢我的脸不成?”

程咬金瞬间就没了小脾气,“乖巧”的站在一边不敢说话。

杨宴清恨铁不成钢,气得“哼”了一声,说道:“这几年,我让你练武,你不是说武器不合适就是忘记招式。我也不指望你有再兴的本事,你要是能练好你的‘天罡三十六斧’我就很高兴了。”

程咬金狡辩说道:“公子,真的就是没有一把好的斧头嘛。”

杨宴清伸手虚指了他几下,随后坐下说道:“好了,你的任务也不轻呢。我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你好好替我看着家里,有需要我会传信给你的。”

看着程咬金一脸的不情愿,杨宴清无奈的说道:“放心吧,这次咱们也算是出山了,以后这架和仗有得你打的,你到时候别撂挑子才好。”

程咬金一听这话就开心了,拍着胸脯保证道:“公子放心,有需要老程的尽管传信就是,你何时见俺办事不力了?”

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