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林家,当天晚上,潞州城所有的大家族几乎都发生诡异的事情,林家、崔家、李家、卢家等家族无一幸免。
不是夫人捉外室,就是账本被偷,再有就是鬼怪现身吓死老太公,总之各种惊奇怪事都有发生。
所有人都认为是鬼神出没,每个家族都人人自危,整夜惶恐不已。
当第二天杨宴清看到手下影卫传来的密信时,喃喃的说了一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看来铲除世家的危害是势在必行的,不然这些蛀虫迟早是祸害。”
经过了鬼怪之事,大家族的人也没有对付四海商行的心思了,这让四海商行的掌柜和伙计们稍微松了一口气。
杨宴清看中了时机,趁机在潞州那些大的治所都开了四海商行分行,并把潞州总行直接搬到了潞州城,让王伯当在潞州城帮他看着。
经过一些事情之后,王伯当对以单雄信为首的绿林开始有了一些失望,反而是对杨宴清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经过两人的详谈之后,王伯当下了决定,全力相助杨宴清。杨宴清也不隐瞒,把自己的身份如实告诉了王伯当。
王伯当一开始很是吃惊,不过片刻之后便释然了。同时,他也看到了杨宴清身上的潜力,以及自己以后能施展抱负的机会。
当时的王伯当心一横,撩袍便拜:“公子贵为皇室,却依旧愿意告知在下,可见对在下及其信任。如公子不弃,勇愿归顺公子。”
这是认主了,杨宴清自然是很激动的。他深深地知道,身为瓦岗五虎之一的王伯当是多么厉害。
他一把扶起了王伯当,说道:“好,王大哥,既然你愿意归顺于我,我也必定不会辜负你,不会辜负你心中的抱负。”
王伯当两眼湿润,这话自从自己上了绿林后就再也没有听过了。他坚定的说道:“主公,王勇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宴清哈哈一笑,说道:“勇二郎当真豪杰也,有你在,如虎添翼也。”
(这里说明一下,免得有些看官看不懂。王勇,字伯当, 能文善射。因家里行二,故人称勇二郎,外号白衣神箭。)
话说回杨宴清。
自从他派了王伯当去守潞州城的四海商行后,自己却一刻没有停歇。
他继续传信靠山王杨林,让他帮自己在京城也挑一间铺子,打算把四海商行开到大兴(也就是后来的长安)。
在大兴开商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杨林又就不居住大兴,只能写信求助自己的老兄弟昌平王邱瑞。
邱瑞也很好奇,不爱钱财的杨林为何要开商铺,于是亲自来到了登州逼问杨林。
面对自己老兄弟的逼问,杨林没法子,只能把杨宴清的事情说了出来。
邱瑞是大隋的铁杆忠臣,一听皇子流落在外,那怎么能得了,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他不顾杨林的挽留,骑上逍遥驹就跑回大兴,一口气跑到了大行宫门口求见杨广。
杨广一听邱瑞来了,也很好奇,因为邱瑞平时无事是不会来皇宫的,于是赶紧让内侍请了进来。
邱瑞也是个暴脾气,一见到杨广就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大体的意思就是说杨广枉为人父。
杨广刚开始听得一脸懵,只知道邱瑞在骂自己,顿时就生气了。
他刚想让人把邱瑞下了大牢,却猛然听到邱瑞说了一句“皇室血脉怎么能流落在外”,顿时愣住了。
他等邱瑞骂完喘着粗气的时候,问了一句:“老千岁,你怎么知道有皇室血脉怎么能流落在外?”
邱瑞于是把杨林和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听得杨广火冒三丈。
“这个混小子,有事居然去找他叔祖也不来找朕,真是气煞朕也。岂有此理,不当人子。”
这时候的邱瑞反而愣住了,他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也不知道这事儿?”
杨广没好气的把从遇到杨宴清到分别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邱瑞半晌说不出话。
最后他叹了口气,说道:“这位小殿下当真是我大隋朝的麒麟儿啊。”
杨广反而愣住了,问道:“老千岁,这话何解?他不愿随朕回来,如此不孝,怎么还是麒麟儿了呢?”
邱瑞是局外人,看得明明白白。他对着杨广解释道:“陛下,非小殿下不孝,是他不能回来。”
“小殿下说得对,陛下登基后干的那些事儿,虽然在后世看来是利国利民,但是眼下却被人看做是骄奢淫逸,民心必散,杨玄感之事便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有一个杨玄感,必定会有李玄感陈玄感之流会出现。小殿下去了绿林,一来可以看看哪家会反,好提前准备;二来可以招兵买马,为大隋招揽更多的人才。”
“陛下,小殿下用心良苦啊。况且,他这以身饲贼的壮举,为的也是咱们大隋啊!”
说道最后,邱瑞想到杨宴清在绿林中“艰苦生存”的模样,心疼得老泪纵横。
杨广突然听到邱瑞这么说,顿时豁然开朗:“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