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观想(1 / 2)

常青忽略那瘆人的嚎叫,借助云浮子道长留下来的蜡烛,点了一笼柴火。

而后自顾地捧着竹简,盘腿坐在旁边慢慢看着书。

观天地万物,增灵韵而凝化,化凡俗为玄灵。

这卷经书,主要阐述的是,修者通过观想自然界存在的事物。

以此来增强自身灵韵,量变引起质变,化腐朽为神奇!

经书上列举了太阳或者神佛等观想物,不过常青仔细思考后。

又结合自己以前看过的小说。

便打消了,观想神佛和自然事物的念头。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事物的客观性已经大大减少了。

现实中那么多人的思想加持,若再加上其他世界,那蕴含的精神是有多丰富?

举个例子,若是我观想佛祖。

佛祖的信徒何其多也?

若是在观想途中,其灵韵接引吸收了观想物的一丝所得,那么多念头,情绪的冲击下。

我又能否保证,自己的意识不被沾染,从而自己的灵与真不会驳杂呢?

除此之外,常青还担心一个问题,观想物那么强,你日以继夜地观想,会不会被其逸散的灵性感染。

最后成为祂?

毕竟,大佬随便一根腿毛,也不是我们这等小虾米能够承受的啊。

思虑良久,也是想到了留在印象里深刻的“真我”,因为常青打算观想自己!

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他现在不正衣冠,正的是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

月光洒落在常青身上,他闭着眼眸。

跳跃的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烤得通红。

他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刻画着自己的模样,从外表,到内心,更到神态。

常青天庭处,开始发光,那种淡淡的荧光。

随后那荧光开始游走,最后融入常青观想的自己中。

使其更加凝实,那光芒在其体内进行大小周天运行。

渐渐的,那光芒中,舞女的气息彻底消散一空,染上了常青自己的,真的气息。

那光芒转变彻底后,运行没有了生硬阻塞感,进行大小周天运行后,逐渐壮大凝实。

因这个小镇活人稀少的缘故,常青只能自己吸收自己逸散的情绪因子,因而一晚上的观想,其实也没有壮大多少。

晨光倾泻而下,宛若金河一般。

常青神清气爽地开始赶路了,不过没有跟云浮子道长同一个方向,而是选了东方。

意喻希望。

昨日与云浮子道长搭伙的时候,他已经大概问过了周围的地名。

往南,就是道长赶尸前往的南关,是吴国南疆。

往东,就是目前常青去往的地方,最近的一个镇子是朝霞镇。

朝霞镇已经比较靠近吴国的中部了,土地肥沃,人口众多。

是常青选择的,理想的修炼环境。

人多,意味着情绪因子也越多。

一边赶路,他一边观想,除了睡觉,都在观想。

为了变强,为了面对未知的危险,只能当拼命十三郎了。

常青走在路上,还不时逗弄着花草,

赶路而产生的疲劳都减轻了不少。

常青原以为自己能在傍晚前,赶到朝霞镇,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

估摸着,也就走了三分之一不到。

入夜,“咕咕”声不时从树林中传出来。

他寻了一株树,花费一番气力才爬了上去。

将自己藏到叶子中,他背靠树干坐下,而后开始闭目观想。

道长给予他的干粮,还够一天所食,他今天也观察了一番,看看哪些野果是有动物吃过的。

只要动物能吃,并且不死。

人吃了也有很大可能不会死,当然,只是可能!

他明天打算去采一些留好,关键是刻可以填饱肚子。

一连观想了几个小时,除了耳边的风声、虫鸣,倒也相安无事。

当月上升到正中的时候,一道似诉似怨的声音,乘着风飘来,仔细听去,空灵清脆,似乎是众小鬼在齐唱。

常青身体一僵,随后便继续观想自己,只是呼吸更加微不可闻。

枝繁叶茂的林中,四个小鬼抬着椅子,一个女童鬼立于旁,往天上撒着鲜花。

身着大红嫁衣,盖着红盖头的鬼新娘,毫无形象地靠在椅子上。

红盖头中,不时还会传出银铃般的笑声,似乎颇为期待自己的此次出嫁。

它们一行走在半空中,速度不急不缓,往常青藏身的树而来。

真可谓目标明确!

感受着浓郁起来的阴寒,常青将全身的灵。

三成调度到眼睛中,七成调度到口中,随时准备吐她一口舌尖血。

现在常青只能期望,云浮子道长所说的舌尖血是饱含阳气之物,